正文

《教出乐观的孩子》第1章 悲观在流行(2)

教出乐观的孩子 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


发现习得性无助

1964年,当我刚刚开始在宾州大学攻读实验心理学博士时,胸怀卢胜湖时期的雄心壮志,而这种关怀社会的心态被认为过分天真而落伍。我当时是想要了解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我选择了实验心理学作为我的终生职业,因为我相信实验是找出心理折磨根源的最佳方法,即在实验室情境下研究并发现治疗与预防的方法。我选择在学习理论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L. Solomon)的动物实验室工作。我用动物做实验,因为这种研究心理折磨的实验不能用人来做被试,用人做这种实验是不道德的。

我刚到实验室时,动物们都不听话,实验室里一团糟,所罗门的研究生们正试图找出恐惧是如何促进适应性行为的。他们先让狗学会一种经验,也就是巴甫洛夫的各种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即将信号与电击配成对)。之后他们又将狗放进一个实验箱中,如果狗跑到箱子的另一边就可关掉电击。让研究生们十分发愁的是,这些狗并不通过跑到箱子的另一边来逃避电击。它们只是消极地坐在通电的地板上,动也不动。这个实验最终只好停止,因为没有出现实验者预期的行为,即逃避电击。

对我来说,动物被动的行为并不使我烦恼,反而成为我后来研究的现象,这就是人类面对许多无法控制的事件时的反应:人类经常试都不试就放弃了。如果心理学能够了解这一点,那人类无助感的治疗(甚至预防)就有可能了。

接下来的五年中,我的同事史提夫·梅尔(Steve Maier)和布鲁斯·欧摩米尔(Bruce Overmier)与我一同致力于研究无助感形成的原因、治疗与预防。我们发现狗的症状并非由于电击引起,而是因为对事件无能为力而致。我们发现可以从教导动物使其知晓它们的行为会改变现状来治疗无助感,并且可以提供通过早期已习得的各种经验来预防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的发现引起了一阵骚动,学习心理学家为此十分不悦,这的发现引起了一阵骚动,学习心理学家为此十分不悦,这些行为主义者认为动物(包括人类)都是刺激—反应的机器,不可能学习抽象意义,而习得性无助则必须学习“我所做的事都没有效果”这一抽象习得性无助则必须学习“我所做的事都没有效果”这一抽象则必须学习 “我所做的事都没有效果”这一抽象意义。这种抽象过于认知化以致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无法被接受。临床心理学家却对此十分感兴趣,因为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看起来十分相近。在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看起来十分相近。在与抑郁看起来十分相近。在实验室里,无助的动物和人呈现出同样的被动、缓慢、悲伤、无食欲、失去气愤的能力,看起来与抑郁的病人完全相同。所以我提议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抑郁的一种模式,我们在实验室中所发现的减少无助感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现实的抑郁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