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数字眩晕》隐私:网络的热销新上市商品(3)

数字眩晕:网络是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间谍机 作者:(美)安德鲁·基恩


BBC还报道说,荷兰屯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的研究员正致力于允许信息在一段时间后降级的技术。这项工作由屯特大学的电信与信息技术中心承担,旨在使上传至网络的信息将不再永久固定。例如,将来的定位信息将越来越模糊,从街道地址转到临近街区、到城镇、再到地区。“你可以用价值更为一般的信息逐渐取代详细的信息,”项目负责人哈罗德·凡·海尔德博士(Dr.HaroldvanHeerde)解释并保证说——至少长远来看——一个人的信息将仍属私有。我并不是说互联网应该成为“EP”——一个大脑损伤的84岁实验室技术员,这个被记忆专家约书亚·弗尔描述为“世界上忘性最大之人”。一个绝对遗忘的体系并不比记得一切的体系更加人性化。所以,如果互联网真的要成为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家园,那么我们需要使其更加人性化——对永恒记忆的“S”与荡然无存的“E.P.”进行折中。

如果没有这些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只能永久停留于Web 2.0自杀机(荷兰开发的另一项遗忘技术)的阶段。然而,与通过将来信息降级或对其赋予一个失效期的技术相反,Web2.0自杀机其实是用一个软件炸弹消灭你所有的社交网信息,通过“核子手段”彻底“抹杀你的虚拟生命”。

“想与你现实世界的邻居重逢么?”Web 2.0自杀机48在其全新版Nextdoor.com中这样发问。但是,实际情况是,Web 2.0自杀机的核子手段在今天的Web3.0世界并不现实,即使是罗伯特·斯考伯这样的超级节点也与邻居素不相识。我们需要的不是抹杀——而是管理——我们的虚拟生命,不是在网络自杀按钮的咔嗒声中干掉我们数以千计的网络朋友,而是将其微缩为易于管理的数字,从而成为我们的肝胆知交,而不只是我们自恋的镜厅中一个个的数据点。

毕竟,一个人最终能维持多少复杂关系呢?

《数字眩晕:网络是有史以来最骇人听闻的间谍机》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