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第八章(2)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作者:(日)井上清


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10月第一次改版的《日本水路志》第二卷,改为“鱼钓岛(Hoapin-Su)”、“黄尾屿(Tiau-Su)”、“赤尾屿(Raleigh Rock)”,即钓鱼岛被当时的内务省统一写成了“鱼钓岛”,黄尾、赤尾仍延用中国古代的名称,并都在其下面加注了英文名称,而没有采用久场岛和久米赤岛等琉球名称。这也是此后的一贯做法。由此可以看出,只有“鱼钓岛”是日本官方固定统一的名称,而其他岛名,海军和内务省也各不相同。

1919年(大正八年)7月发行的《日本水路志》第六卷上,只写上了“鱼钓岛”、“黄尾屿”、“赤尾屿”,而以前注上的英文名称已荡然无存。

1941年(昭和十六年)3月发行的《台湾南西诸岛水路志》,也是写着“鱼钓岛”、“黄尾屿”、“赤尾屿”。但不知何故,只把赤尾屿写成了“赤尾屿(セキビ)”,或许是《冲绳》杂志在抄录时加上去的。

初期的日本海军水路志完全效仿英国,它不使用日本自古就知晓的钓鱼群岛的名称,中国名也好,琉球名也好,一概不用,而用英文名记载。甚至文章也几乎与“萨玛兰”号航海日志的记述相同。下面我尽可能地将“萨玛兰”号的航海日志中的一节(第一卷第九章第318页)直译一下,暂称A文。

和平山最高点为1181英尺。岛的南侧从这个高度几乎垂直地向西北偏西方向断裂。其他部分向东倾斜,在那个斜面上,有许多水质优良的细流。全然没有居住者或来访者的痕迹。实际土地不够容纳半打人。

从舰上看到的这个岛上部土层,显示出了向东北深深倾斜的岩纹,为此,水流可轻易地流到东北侧的海岸。这儿水的供给不是一时的,从许多天然水池里有淡水鱼存在,便可知道这一点。并且,那些池子几乎都与海相连,水草茂盛,覆盖了水池。

下面是1894年6月版的《日本水路志》第二卷的一段,暂称B文。

自此岛南侧最高处(1181英尺)向西北方,呈如刀劈之状。从诸天然水池有淡水鱼生育,可知此岛不缺淡水。且此池皆与海相连,水面浮萍繁茂。……此岛之地不足容纳六七人,无人居之迹。

将A文和B文做一比较,甚至可以说B文《日本水路志》的记述,就是A文“萨玛兰”航海日志部分的简洁漂亮的翻译。

根据以上的情况可以得知,明治维新后,日本关于钓鱼群岛的科学知识,差不多都是从英国海军的书籍或地图里得来的。日本海军将英国海军所说的Pinnacle Islands译成了“尖阁群岛”、“尖头诸屿”,“尖阁列岛”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