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盗梦好莱坞》《盗梦空间》(8)

盗梦好莱坞 作者:郝建


五、陀螺停了下来:《盗梦空间》的哲学思考与价值核心

就哲学启示而言,本片不像《黑客帝国》那样激进,那样具有明确的左派色彩。对于我们感知的现实,《黑客帝国》持有一种彻底的不信任,它试图彻底颠覆我们惯常持有的对现实的信念。莫婓斯说的那句台词现在已经成了某种经典说法或者哲学的套话: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在《怀疑论、道德与〈黑客帝国〉》一文中,杰拉尔德·J.艾黎恩、巴里·史密斯就对彻底的怀疑主义提出辩驳:“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指出,怀疑性的假定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且还是一种非常不太可能的可能性。我们不辞辛劳地去理解笛卡儿自成体系的怀疑理论这个事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提出了一种哲学上的特殊情况,即笛卡儿自己对于完美知识的探求,对一种可以达到科学的最高理想境界的知识的探求。需牢记的是,对笛卡儿而言,知识要求绝对的确定性;我们不可能绝对地确定恶魔(或是一个邪恶的计算机系统)没有利用我们的感官来欺骗我们,因此,笛卡儿论辩说,我们不能运用感官来论证我们关于知识的那些主张是正确的。”

反对彻底抛弃理性,反对彻底抛弃对现有人类知识积累的信任:“在某些哲学层面上,我们给知识施加非常严格和苛刻的标准是十分恰当的。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我们施以那些我们比较熟悉的正常标准也同样正确,这些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们所共享的常识性的知识……笛卡儿的基本认识论的意涵是,只有以确定性为特征的知识才是真实的。”意识形态学说有一个逻辑上的悖论,既然一切都是虚假的、一切认识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现实关系”,那如何确定意识形态学说的真实性呢?正如小西奥多·希克和刘易斯·沃恩所指出的那样,“除非(怀疑论者)能够确定知识需要确定性,否则他们就无法知道知识的确是需要确定性的”。

与《黑客帝国》的彻底颠覆不同,《盗梦空间》将其思想创新限制在梦境游戏这个基点上。正如我们上文分析的,就叙事呈现的逻辑来说,陀螺停了下来。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建立了现实这个可以信任的维度,柯布回到了洛杉矶,见到了自己的儿女,这部电影也就书写了一种人类的共同情感归宿。正是从可以区分梦境和现实这个基点,影片谈论了人们对梦境的需要。当然,本片也出于台词的趣味性调侃了梦与现实的关系。受到《黑客帝国》的启发,本片也拿梦境的哲学思考来营造了一些趣味情节。在药剂师尤瑟夫那里,他将多达12个人的梦境连接在一起,事实上,我们可以推论出那些人是到他这里来购买梦境的!正在柯布跟尤瑟夫讨论他的这个生意时,一位老者醒了过来,他告诉柯布:“他们是来苏醒的,梦已经变成了他们的现实。”为了让台词有些思辨和哲学色彩,导演还让尤瑟夫接着说出这样的台词:“谁又能说得清楚梦不是现实呢?”其实,《盗梦空间》在这一点上没有走到那样的怀疑论和诡辩,导演用陀螺建立现实坐标和故事的美好结局说明了他对“现实”的信念,而没有构筑一个“真实的荒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