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2.1 美英冲突背景(4)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插图第2版) 作者:(美)詹姆斯·M·莫里斯


为此,北美英军司令兼新近委任的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少将在波士顿集结部队,准备采取军事行动。与此同时,殖民地第一次大陆会议自1774年9月开始在费城召开,会议敦促各殖民地集中军需物资,为可能爆发的冲突做好准备,捍卫殖民地权利。此时,英王乔治三世已经宣布马萨诸塞处于叛乱状态,殖民地临时议会业已指派公共安全委员会收集武器,整顿民兵。武装冲突的大幕即将拉开。

盖奇将军很快从侦查员处得知马萨诸塞叛军将军需物资存放在小城康科德。此地距波士顿西北约有20英里。1775年4月18日,盖奇派遣弗朗西斯·史密斯(Francis Smith)中校率领700名士兵夺取军需物资。次日清晨,位于史密斯分队先头位置的两支轻骑兵连抵达列克星敦,距康科德尚有一半路程,结果在村中心的草地上遭遇70名“一分钟人”民兵①。随后的交火仅持续数分钟,英军遭遇轻微伤亡,继续向康科德进发,结果在康科德再次遭遇小规模冲突,这一次面对的却是数百民兵。身着赭红色制服的英军决定撤兵,不料在返回列克星敦的途中遭遇数千民兵隐匿在道旁不断发起进攻,幸亏盖奇派遣的援军及时赶到,方才暂时得以获救。得到人员补充的英军纵队的1500人且战且退,撤入波士顿城中(在整个事件中英军伤亡率高达20%)。但盖奇很快发现自己身陷城中,而城外是两万名义愤填膺、同仇敌忾的民兵。

就这样,一场原本打算占领叛军藏匿军火处的有限武力行动演变成为一场伤亡惨重的血战,部队身处敌境、陷入重围。这些有限交火是否会引发更大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在费城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大陆会议决定坚持抵抗直到殖民地权利得到认可为止,并于1775年6月14日承认包围波士顿的军队的正式地位,这一天也成为美国陆军建军纪念日。乔治·华盛顿作为殖民地最具才能的军事领袖、公认的南方人的杰出代表(南方人的支持将保证南部对独立战争的忠诚)被任命为总司令,开始在波士顿城内及周边地区履行其职责。尽管尚未正式宣战,但殖民地与母国此时已经处于战争状态。英国随后向盖奇增派援军便证明了这一点。一同前来增援的还包括该国战功最为卓著的三位将军:威廉·豪(William Howe)、亨利·克林顿(Henry Clinton)和约翰·伯格因(John Burgoyne)。

1775年5月,殖民地方面在伊桑·艾伦(Ethan Allen)和本尼迪克特·阿诺德(Benedict Aronld)的指挥下取得大捷,先后占领了泰孔德罗加堡和克朗波因特。一个月后,英国人将北美殖民地武装成功赶出布里德山(参战英军2500人,付出了伤亡1000人的惨重代价)。尽管这场被人叫错名字的邦克山战役①,还有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胜利为北美平民志愿军比英国正规军更加英勇善战的神话又增添了一笔,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大局。不过,这两次事件清楚表明殖民地的抵抗已经成为现实。无论英国人是否愿意,战争已经打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