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奎拉说:“对于美军来说,这可以算是一场巨大的变革,而且迄今为止,变革还没有完全完成。我们开始慢慢意识到,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情报,要等待足够久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一击致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等到时机出现之后才发起行动。网络战争跟免疫系统是一样的,发动攻击的时机比攻击规模重要得多。”
虽然说这些变革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只能算是对于现在军队组织架构的小修小补。有朝一日,整个美军能不能够像他们的敌人一样,采用保持实时自我重构的网状组织模式?阿奎拉认为,未来某一天,美军可能像eBay(电子湾,一个线上拍卖和购物网站)一样分配战斗任务,采用完全的市场驱动模式。比如,指挥官不再下达篇幅冗长的作战计划,而是将战略意图公布到内网上,给每一个具体战斗任务一个分值:占领这座桥可以得到100分,攻下这座城镇或者俘虏某个敌人能够获得500分。
“各个战斗单位登上内网,看到悬赏的所有任务,然后决定自己应该做哪一个任务。如果指挥官发现某一个任务没有人去做,他可以提高这个任务的分值。当然如果做的人太多也可以降低分值。最后,如果发现某个任务还是没有人去做,他可以命令某一个战斗单位去完成。他仍然有这个权力。这样一来,我认为整个军事组织结构就会更迅速,反应更快,自然也更有效率。”
那么发动集群攻击的部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阿奎拉描绘了这种集群攻击部队的蓝图。“希望20年之后,我们的战斗部队不再是10个陆军师,而是上百个相互连接的小战斗单位。这是我的理想。”阿奎拉说。这种军队组织模式能够迅速集结和分散,这一点跟敌人很一致。“我们现役军人超过200万,我认为其实不到40万人就够了,当然预备役的人员还要保持足够多,但他们没有必要加入现役。那样的军队组织结构只需要现在军费的一半,关键在于我们要采用网状组织结构。这没有什么难的,网状结构本身就是很科学的。”
我们刚刚看到美军通过学习敌人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在反恐战争中提高了自己的恢复力,不断获得战略上的成功。而其他系统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采用了更加分散化,能够自如控制规模的网状结构。可能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规模庞大的美国电网了。美国电网正在经历缓慢的重构,正在为一张未来的电网不断规划蓝图,以期它能够完全取代现有的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