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言批判》莫言的文学世界略评(11)

莫言批判 作者:李斌


……他操刀如风,……那些从钱身上片下来的肉片儿,甲虫一样往四下里飞落。他用两百刀旋尽了钱大腿上的肌肉,用五十刀旋尽了钱双臂上的肌肉,又在钱的腹肌上割了五十刀,左右屁股各切了七十五刀。至此,钱的生命已经垂危,但他的眼睛还是亮的。他的嘴巴里溢出一团团的泡沫,他的内脏器官失去了肌肉的约束,都在向外膨胀着。尤其是他的肠胃,就如一窝毒蛇装在单薄的皮袋里蠢蠢欲动。赵甲直起腰,舒了一口气。他已经汗流浃背……为了成就钱雄飞的一世英名,为了刑部大堂刽子手的荣誉,他付出了血的代价……

当他举起刀子去剜钱的右眼时,钱的右眼却出格地圆睁开了。与此同时,钱发出了最后的吼叫。这吼叫连赵甲都感到脊梁发冷,士兵队里,竟有几十个人,像沉重的墙壁一样跌倒了……刀子的锋刃沿着钱的眼窝旋转时,发出了极其细微的“咝咝”声响……

我们难得亲眼看见杀人,莫言自己也没有见识如何来杀人。“文化大革命”时期打死过一些,那也不是割头,更不要说凌迟了。文字上敢这么详细而不厌其烦地进行杀人描写或记载的,中外古今,怕都独一份。莫言要的就是这个独一份,至于神经衰弱一点的,读到这些精致的叙述会不会无法欣赏,会不会晕倒,那就无所谓了。不过,它们确都是存在过的。

中国古代最发达的文化之一,就是发明了一系列的酷刑及逼供理论。人类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正是我们先人所写的《罗织经》。针对犯人所用的刑具,同样五花八门。有的起名美丽香艳,如“凤凰展翅”“玉女登梯”等。有的名字本身就叫人不寒而栗。如唐时仅枷一项就有“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失魂胆”“死猪愁”“求即死”等叫法,听听就能心惊肉跳。

为什么在这方面的发展,我们会如此畸形地发达呢?

原因概在中国法律的好坏,一向不能看它的“法条”如何如何,从条文看,兴许我们早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了,其实不然。

我们的皇权意识大于一切、高于一切,有了它,就无了“人权”,执法时不重视证据、事实与诉讼,只求“口供”,于是酷刑汹汹,逼打成招,变成“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不过,《檀香刑》的作者既不关心“打”,也不关心“招”,更不关心中国人、德国人的“人权”问题,他的思想里可能从未形成什么现代人权与法权意识,只好对“罪犯”的处罚,即在实施酷刑时的场面、细节上,过多地作了重视与描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