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意脑》年老未必心衰

创意脑:用脑科学激发创造力 作者:(日)茂木健一郎


提到创造力,我们总能联想到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好像创造力是年轻人的专利,和老年人无关。年轻人确实更有活力,好像总能创造出来什么似的。相比之下,老年人似乎和创造力没多大关系。

实际上,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依然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牛顿就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二十岁时开始航海旅行,直到五十多岁才写出了《物种起源》。

我们总以为只有年轻人才具备进行科学创造的能力,牛顿和达尔文就是反例。许多科学家都是在四五十岁之后才取得重要成就的。

文艺界也有这样的例子。歌德晚年时完成了名著《浮士德》;日本小说家小岛信夫先生90岁高龄时发表了著作《残光》,给许多年轻小说家带来极大的启示;留下“艺术就是爆炸”这句名言的冈本太郎先生,直到辞世前也没有停止创作。可见,人上了年纪就会失去创造力的观点大错特错。

但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如果用“创造力=体验深度×热情强度”的公式去检验,显然是岁数越大经验越丰富,体验也越多。这么说是不是岁数越大越有创造力呢?可是体验后边还有个热情,人是不是上了岁数就会失去热情呢?

其实热情和年龄也没多大关系。有些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就很不积极,不爱工作不爱学习,每天浑浑噩噩的。相反有的中老年人却一天到晚“朝气蓬勃”的。这其中不排除个人身体状况和性格的影响。不过,我认为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所致。

决定热情的感情系统是怎样运作的呢?用现代脑科学来解释,感情就是“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的备战策略”。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刚出生的小宝宝的不确定感最高,因为他对这世界一无所知。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把目之所及的东西抓过来触摸,放进嘴里舔尝,这一切都是宝宝对世界的初体验。他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带着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发出各种挑战。

我们的感情系统具有极优质的特性,即使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也能勇往直前,积极探索。正因如此,大脑才会不断收获新的体验。可见,年老未必心衰,生活中的热情来自对未来的不可知,对不确定的挑战才是让大脑变灵活的重要因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