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百变90年代(3)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 作者:刘德斌


专卖店的出现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绝大多数地方采用的是凭票买衣服、布料,只有大城市拥有所谓的百货商店,但是能到百货商店里消费的人少之又少。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路边服装摊,售卖当下最流行样式的服装,北京的秀水街、武汉的汉正街都是当时有名的时尚服装市场。

90年代初,国外大型零售超市开始全面进驻中国市场,服装也成为了超市销售百货中的一员,至此,中国服装消费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人们的选择更加丰富,范围更广,生活更加便捷。但在90年代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开始出现了服装的专卖店。多数是某一品牌拥有独立店铺,店内专营本品牌的所有服装。这种经营方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服装市场的地位,也说明了中国百姓对服装消费的需求和渴望,中国人民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追求。随之而起的是一系列由专营店组成的商业街,同时被拉动的还有同服装消费相配套的餐饮、娱乐等消费项目。服装专卖店的出现,使中国人认识到品牌的价值。

模特大赛

迈着款款的一字步,行走在引领时尚的T型台上,面对着无数的镁光灯,这就是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模特。 做一名模特,是当今令无数靓女俊男向往的职业之一。但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中国向世界打开国门之初,模特这一职业却一度遭到社会的不理解甚至鄙夷,以至于第一批的中国模特在社会中是被人嗤之以鼻和不愿被提及的,大多数人觉得这种职业不是一种正当职业,从事模特职业的人也不是作风正派的人。当时的模特很多在保密状态下工作。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国模特行业不再受到人们的指指点点和议论,而成为一个蒸蒸日上和成就梦想的新兴行业。

90年代初期,中国新丝路公司举办了中国首届的模特大赛,掀开了罩在模特行业头上的面纱,也打破了人们对模特行业的偏见。模特逐渐摆脱了莫须有的罪名,成为承载美丽、展现魅力的新方式。中国模特事业也以昂首挺胸的新姿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同时模特行业的大门也向全社会的有志人士敞开了,但是,模特行业的入行标准极为严格,所以至今仍有很多年轻人在为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模特而努力奋斗着。

中国早期模特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一批中国超级模特们。叶继红、陈娟红、瞿颖、姜培琳、李冰、陈俊、胡东等一系列名模为中国的模特行业开拓了先行的道路,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模特、时装乃至时尚,让中国人的时尚观念、生活理念、精神信念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