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2)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 作者:刘德斌


新秀水的风采

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知识产权问题开始初露端倪。中国在加入全球市场经济并受惠于此的同时,也在学习遵守国际规则,保护知识产权。北京秀水街见证了这一历史过程。

俗话说,南有“襄阳路”,北有秀水街。秀水街长100多米,位于长安街以北、东大桥路以西的秀水东街上,紧邻使馆区。从1982年开始有人在此出售各种杂货、工艺品,逐渐形成规模。1985年,朝阳区政府组织成立了秀水市场,开始经营服装。早期的秀水市场最多的顾客是频繁更迭的使馆工作人员,他们在这里得到了物美价廉的服装和箱包,并把这样的声誉带到国外,一度被外国友人称为“小香港”、“小巴黎”。几年以后,它已是海外游客争相前往观摩购物的“民间贸易中心”。甚至有经济学家称之为“用改革开放的剪刀裁剪出来的21世纪的《清明上河图》”。

进入新世纪秀水曾因为售假问题严重、硬件设施简陋、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而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直到2005年3月19日,新秀水街市场以全新的面貌闪亮登场,揭开秀水街历史中辉煌的新篇章。秀水街的嬗变,彰显了中国诚信、规则和决心,似乎意味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新节点的到来。

多元选择

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已经不仅仅一味地追求新潮,品牌、品质和品位成为人们更为看重的地方。21世纪的着装规则已是无章可循,更加开放的暴露装、舒适的休闲装、甚至追求复古的唐装旗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多元选择的时代。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姑娘们还在吊带衫里矜持地穿上件圆领白色“老头儿衫”,到了2002年就已经大胆地将肩、胸、后背直接地袒露在外。露脐装、超短裙把原来遮住的地方都露出来,缩手装、大披肩把原来露着的又都遮起来。数九寒天,丝袜与高腰小皮靴依然是人们的最爱。人们对流行的理解已经不再是一味地跟风,而是要穿出自己的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因为服装已经成了个人魅力的最佳展现方式。如今,人们再也不会集体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了,如果发现居然有人穿了一件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衣服,则被称作“撞衫”,让人觉得非常尴尬。无论是以前选料子做服装,还是现在买成衣穿,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今的复古是传统和时尚的高度结合。年轻人们都喜欢麻的、丝的、缎的中式衣服。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真实,一种精致。

现在逛街买不到衣服只是看不到自己喜欢的,而以前是看好了买不起,买得起的却不喜欢。人们可以花上千元买件心仪的服装,也会花几十元买件T恤,穿多了职业装,可以换身休闲服,经典的黑白配太多了,可以试试色彩艳丽些的,不同风格、不同款式的衣服,总有一件是适合自己的。如今人们锻炼身体有运动服,上班有职业装,旅游有休闲服。在家时,很多人也讲究得穿上了睡衣、睡袍。至于脚上穿的鞋子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价钱也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上千元不等。出门前精挑细选,不仅要好看,还讲究搭配、合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