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革命者》存活的帕斯卡(32)

革命者 作者:(日)松本清张


上述所提的自杀原因之中也包括了悲观主义(Pessimism)。那和对生活的倦怠不同,多少还伴随着自我缩小感或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当事人自己多少有所意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为他人所知。

至于无力感,不单只是觉得自己是人生的失败者,还会感到逐渐丧失了积极活下去的生命力,类似心理上的倦怠感。不过不一定伴随着觉得自己的人生劣于他人的意识。有些人是拼命工作,最后觉得筋疲力尽,但并不承认自己比别人差。

而宿命感,正如我们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有时候一个已经无计可施的人,会绝望地将一切归因于命运,把自杀也视为自己的宿命,这样的人反而可以出乎意料地从容赴死。

还有自我否定,与其说是外界因素所致,有时候其实更为了说服自己。这种自我毁灭来自内心对自己苛责,通过非常复杂的逻辑和心理来达成自我否定。当然,如果分析起来,其中还错综复杂地掺有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与矛盾,这些心理层面的苦闷深深侵蚀着自杀者,伴随着纯粹自我否定的逻辑与心理,以一般自杀者看不见的形式扩大,最终以极端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对自杀者所做的心理分析不仅适用于自杀者,其实也可套用在一般“还活着的人”身上。两者的差别只在于主动“寻死”,还是以“行尸走肉的状态”活着。

这种抽象的类别说明,往往会令读者边看边忍不住和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照。就像有些人看了家庭医学书籍中列举的症状,就觉得自己也患有书中所说的那些病。

有一种“自杀疯狂说”,特别强调自杀与精神病理的关系,认为一切自杀都是精神异常的结果。这种说法自一八三八年埃斯基罗尔①[①让-艾蒂安·多米尼克·埃斯基罗尔(Jean-étienne Dominique Esquirol,1772-1840),法国精神病学家,皮内尔的继承人,创立现代临床精神病学的巴黎学派成员。

]树立偏执狂说,发表自杀者皆归因于罹患自杀病这种精神病的意见后,便备受各界重视。后来史特雷纳和休伯纳等人也做了研究,高普①[①罗伯特·高普(Robert Eugen Gaupp,1870-1953),德国精神病学家,曾针对偏执狂犯罪发表过一系列著作。

]曾调查一百二十名自杀未遂者的精神状态,其中三十八人明显患有精神病,四十四人的精神状态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患之间,另外还有三十一人分别被诊断为精神衰弱、酒精中毒、癫痫、歇斯底里等,精神健康者仅有七人,因此他判断,自杀的原因应为精神上的疯狂。

照他们的说法,人们之所以会违反自我保护的本能,主动结束生命,这种自杀现象的原因多半来自于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琐碎小事。

这本《自杀的基础考察》似乎是国警科学搜查研究所出版的《伪装犯罪之相关研究》第一集,副标题为《鉴别自杀及他杀》。

矢泽当时是随意从旧书店门口标示着“全部一百二十圆一本”的书堆中捡出这本书的。但事后想想,会买下这种与平日兴趣略显不同的书籍,似乎说明他的内心深处早已逐渐发生某种变化。

不过,矢泽在偶然买回这本书阅读时,还没有那么复杂的心理动机。他只是把书中前半段的自杀心理套用在自己身上,把后半段自杀疯狂说中源于歇斯底里症——原因多半来自于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琐碎小事——的部分套用在铃惠身上,并为之心寒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