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分裂(1)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以及由此激起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引发了毛泽东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思考与调整。中苏关系的破裂、中美关系的僵局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还面临着与邻国关系的考验,与印度的边界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但是,中国外交在这一阶段仍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把外交重点投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外交更加注重两大阵营之间的“中间地带”,与刚刚取得独立的亚非拉一些国家的关系日趋密切。同时,中法建交也表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分裂

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

中苏关系的破裂非一日之寒。在中国革命时期、朝鲜战争期间,中共和苏方曾经有过分歧,但是没有导致双方关系的破裂。中苏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在50年代逐步尖锐和表面化,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标志。

中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分裂的进程,是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赫鲁晓夫是一个外事活动相当频繁的领导人,在他执政的11年时间里一共出访50多次,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在这一系列印记中,痕迹较深、影响较大的是中苏关系从亲密走向分裂的过程。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关系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赫鲁晓夫在执政初期,为了巩固自己在国内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急需得到中国领导人对他的支持,因此在对华援助方面还是比较慷慨的。

按照《中俄关系的大情小事》一书的概括,赫鲁晓夫在对华援助方面一共做出了七大贡献:增加了对华的经济援助,为中国工业基础的奠定做出了一定贡献;归还了中苏合营公司中的苏联股份;协助中国建立原子反应堆;归还了旅顺口的海军基地;废除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秘密补充协定;改变了卢布与人民币的汇率;在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主动表示出借粮食和食糖(中国没有接受)。

虽然在对华援助方面赫鲁晓夫表现得比斯大林要慷慨许多,但是有一点赫鲁晓夫和斯大林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苏联在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总是以唯一的正统地位自居,表现出强烈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的作风,从而制约了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正常关系的发展。这也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本质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