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中美大使级会谈(1)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从日内瓦到华沙

自1955年至1970年,中美两国在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进行了长达15年的大使级会谈,先后谈判136次。谈判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在国际外交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国拒绝同中国进行外交接触。1954年4月,中国代表团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中、美、苏、英、法五国外长会议。会议期间,美方通过英国驻北京代办杜维廉(Humphrey Trevelyan)与中国代表团接触,想要解决美国在华被关押人员的问题。

1954年5月,中国代表团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如果美国政府有意商谈双方滞留人员问题,中国方面并不拒绝。就这样,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就有了直接接触,从6月5日至21日,双方先后举行了四次会晤。

为了不使渠道断绝,双方商定,在会议结束后继续在日内瓦举行领事级会谈。从1954年9月到1955年7月,中美领事级会谈共进行了17次。

1955年7月,美国通过英国向中方建议,将领事级会谈升格为大使级。8月1日,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与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Ural Alexis Johnson)正式启动了中美大使级会谈。会谈起初是在日内瓦进行,1958年以后转到华沙。

由于美国缺乏诚意,会谈的频率渐渐变得稀疏,从每周三次,减到每周一次,再减到每月一次、数月一次。1957年12月12日,双方举行第73次会谈,约翰逊称他将调任驻泰国大使,指定他的副手马丁参赞接替他的工作,这实际上表明美国想把会谈降级,中美大使级会谈也因此被迫中断。

1958年1月和3月,中方先后两次发表声明,敦促美国恢复大使级会谈,但美国对这一建议置之不理。1958年夏,台湾海峡局势动荡,美国在这一地区集结大量兵力。调来了美国海军12艘航母中的7艘,还有100多艘其他战舰,公然对中国进行战争威胁。

7月28日,美国指派其驻波兰大使比姆(Jacob Dyneley Beam)为谈判代表,建议恢复中美会谈。9月6日,周恩来发表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表示中国政府准备恢复中美会谈。就这样,中断了九个月的中美大使级会谈才得以恢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