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竹竿子”捅下U-2飞机(1)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幽灵”来袭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和中国发生了第一次正面冲突,在战争后期,美国开始重新评价中国的实力和地位。因此,来自中国大陆的情报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1953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悉美国军方人士并不喜欢RB-57型高空侦察机,认为只有上升到21000米以上高空,才能躲过米格战斗机的致命攻击。为了拿到订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很快拿出新设计方案,大幅减轻飞机重量,不安装自卫武器,连保护飞行员性命的座舱加压设备都拿掉了。为了增加升力,翼展长度是机身的两倍。这就是U-2型高空侦察机。

1954年秋,艾森豪威尔总统授权建造一种专门搜集苏联战略情报的飞行器,以防止偷袭珍珠港事件的重演。U-2的特殊设计恰好符合美国高空战略侦察的要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终于拿到了订单。

U-2高空侦察机,实用升限为24000米,远远高于当时世界上所有高射炮和歼击机的作战高度。航程远,可以飞到中国大陆最偏远的地方再返回位于台湾的基地。其首创的B型高空照相机有着非常规的镜头和容量惊人的胶片盒,能在四小时内拍下宽200千米、长4300千米范围内地面景物的清晰图像。U-2出一次任务,拍下的照片可以堆满一间房子。

除了照相,U-2也擅长电子侦察,它可以自动跟踪记录在各种波段上敌方的机密电码和语音联络,留待专家分析破译。只要对方雷达照射U-2,该雷达的位置、雷达波的信号特征等都会被记录下来。在冷战时期,U-2提供的情报经常是美国重大决策的依据。

1958年3月,福建前线部队突然向金门开炮,美国中央情报局急于了解金门炮击会不会是大陆进攻台湾的前奏。于是,U-2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福建以及沿海地区进行了六个航次的侦察,大量拍摄中国的军事设施和其他重要战略目标,这是U-2第一次入侵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当时,中国防空部队对飞行高度这么高的飞机束手无策。

中国政府向美国提出了严正抗议,美国政府考虑之后认为,不能再由美国飞行员驾驶飞机侦察中国大陆了,否则的话,会在国际舆论面前陷于被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