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巴西“九人案”(1)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一场骇人听闻的国际政治迫害事件

1964年3月31日深夜,巴西猩猩派军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军事政变,一时间,巴西政治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政变推翻了主张同中国发展关系的古拉特(Joo Belchior Marques Goulart)总统,以布兰科(Humberto de Alencar Castelo Branco)为首的亲美派军人上台执政。

政变发生之后,巴西政变当局军警到处抓人,当时正在巴西工作的九名中国工作人员被逮捕并遭到不公正审判。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九人案”国际政治迫害事件,事件牵涉到中国、美国、台湾、巴西等多方政治势力。

20世纪60年代初,在古巴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人民反美、反独裁的斗争日益高涨,这一浪潮也对巴西产生了很大影响。1960年,巴西全国民主联盟的总统候选人夸德罗斯在大选中获胜,组建新政府,工党领袖古拉特出任副总统。巴西新政府实行具有独立倾向的外交政策,主张同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国家。

1961年8月,巴西副总统古拉特访华。他是有史以来访华的第一位巴西国家领导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来访的拉丁美洲国家领导人。当时的中国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都分别会见了古拉特,双方就发展中巴两国友好关系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广泛共识。

古拉特就任巴西总统后,继续推动中巴两国关系的发展,双方的经贸、文化往来都得到了增强。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方先后派驻巴西九名工作人员,他们是:新华社记者王唯真、鞠庆东,赴巴西经济贸易展览筹备小组组长侯法曾以及工作人员王治、苏子平、张宝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赴巴西贸易小组组长王耀庭和工作人员马耀增、宋贵宝。

1964年4月2日晚,也就是政变发生后的第三天,巴西军警包围了位于当时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市维尔盖鲁大街中国新华社分社所在的公寓。当时住在那里的除新华社两名记者外,还有马耀增、苏子平等人。

在对峙了一夜之后,4月3日凌晨5时左右,巴西军警手持冲锋枪和警棍破门而入。他们并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证明这些中国工作人员有罪的证据,但仍将四名中国工作人员押往警察局。新华社记者王唯真当时就向军警提出了强烈抗议,表明他们是应巴西政府邀请来巴西进行工作的,军警却用枪托把他打昏。与此同时,居住在另外一个地方的王耀庭等五名中国工作人员也被带到警察局。这九名中国工作人员随后就被投入监狱,开始了在异国他乡一年多的牢狱生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