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方智慧》先秦显学:儒家(2)

东方智慧:中国思想与思想家 作者:刘德斌


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名孔,字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关于其生平事迹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学生。如果我们以孔子为儒家第一代学者的话,那么,子思属于第三代,孟子属于第五代。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到卫国的缘故,子思一度迁居卫国,后来又到了宋国,直到晚年才回到鲁国。子思的著作,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

据说,孔子晚年有一次黯然叹息,正好在孔子身边的子思就问祖父,他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孔子很惊讶。子思当时表态说:“父亲劈了柴而儿子不背回来,就是不肖。我要继承父业,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孔子听后欣慰地说:“我不用再担心了。”

子思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人处事应该本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但同时,子思又将儒家学说推向思辨哲学的新高度,提出,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在没有发泄出来的时候,人的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的,这就是“中”;人在发泄情感时如果能够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是“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人生能够实践“中”、“和”的道理,一切都会是和谐的,万物也都各遂其性了。

子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论问题的学者。他还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所谓的“天命”,就是天道、就是客观规律的体现,世界的一切都要按照其本性,也就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去行动,这就是“道”。子思提出,人的理性应该与客观规律相统一。

至于如何实现自己的主张,子思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诚”,就是说,如果人能够做到使自己的纯真本性不受外界的影响,真实地流露,人性与理性合一,趋向于绝对真理,就能够实现绝对的善。

可以说,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子思将儒家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从政治实践的角度看,却仍旧与孔子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但是,子思的思想对后代的宋明理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后代越来越受到推崇。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并认为,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以后,子思被尊称为“述圣”。

孟子继承子思的思想,也提出自己对人性论的看法。孟子是持性善论的,认为人生来就有四种善性: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仁、羞恶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这四种善性是人先天具备的,只要人向内心反省,就可以使自己先天的善性得到扩展。而对于这四种善性,孟子强调的是仁和义,认为礼、智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仁、义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