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碰撞融合》西突厥和拜占庭(4)

碰撞融合:中国与西方的交流 作者:刘德斌


根据拜占庭史家弥南德的《希腊史残卷》(载于〔英〕H.裕尔撰;〔法〕H.考迪埃修订;张绪山译的《东域纪程录丛》)记载,库思老一世对于突厥汗国派来的粟特商人使团的请求极为不悦:西扎布鲁(室点密)派出以马涅亚克为首的粟特使团,前往波斯,拜见国王波斯王,请求准许粟特人在波斯自由贩卖生丝。波斯王对此要求感到极为不快,不愿意让突厥人自由进入波斯境内,所以托至次日不作答复,并一拖再拖。数度拖延后,粟特人仍坚持要求给以答复,库思老召集臣僚讨论此事。此时哒人喀图尔富……劝波斯王绝不可使粟特丝绸自由出入,并把使团带来的生丝买下来,付给公平的价格,然后再当着突厥使团的面将它焚毁,以示波斯王行事公正,同时表明波斯王不愿使用来自突厥的生丝。于是生丝被烧掉,粟特使团回国。

粟特使团回国后,将所发生的一切都向室点密作了报告。室点密并没有放弃,又一次派遣使团到达波斯。这一次,为了表示对突厥丝绸的坚决抵制,使突厥不再派使团前来,库思老一世采取了极为极端的方式:

第二个突厥使团到达波斯,波斯王与高级官员及喀图尔富讨论后认定,斯基泰人生性不仁不义,与突厥人建立友好关系,完全违背波斯的利益。波斯王遂命令毒死一些使团成员,以阻止他们此后再前来。除三四人幸免外,突厥使团大多数成员被掺入食物的致命毒药鸠死;同时波斯王又使人在波斯人中散布消息,说突厥使者不适应波斯燥热气候,窒息而死,因为突厥国土常年为冰雪覆盖,所以远离寒冷气候即无法生存。虽然幸免者难免怀疑其中别有原因,但是回国后仍像波斯人一样摇唇鼓舌,散布同样的消息。

但是室点密并没有被波斯人拙劣的谎言所蒙骗,他发现通过和平手段已经无法达到目的了,他决定报复波斯人,以武力解决问题。

569年突厥人挥师南下,渡过阿姆河,将波斯占领的原哒领土收归己有,打通了通往印度西海岸的道路。但是,此举并没有打破波斯对西方丝绸贸易的垄断。因此,西突厥怀着对付哒一样的目的,急需一个盟友来一起对付波斯,为此室点密又派出马涅亚克率领使团出使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亦称东罗马帝国,在隋唐史书中也被称为拂。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迁往希腊旧城——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原罗马帝国的西部地区为日耳曼民族占据: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东哥特人统治意大利、汪达尔人统治非洲北部、法兰克和勃艮第人统治高卢。而位于东部地区的拜占庭帝国却逐渐强盛起来,一直存在到1453年,因此被历史学家们称为“千年帝国”。

在拜占庭帝国的东部地区横亘着一个庞大的帝国——萨珊波斯,和拜占庭在领土和贸易上时有摩擦。波斯利用自己垄断东西方丝绸贸易的优势,使得拜占庭在和波斯的对抗中受制于自己,不得不妥协,给予波斯大量的金币以谋求和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