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工业革命》第一章 增长的机器(5)

新工业革命 作者:(美)彼得·马什


亨利·贝塞麦应该会赞同巴贝奇的前述观点,但亨利·贝塞麦的实践技能更强,对工程设计理解准确,因而比巴贝奇更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建树。亨利·贝塞麦于1813年出生在伦敦附近的一个村庄,他是发明家,研究新式印刷系统、官方文件防伪技术、纺织行业中高价值天鹅绒的锻制工艺等。他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总结为:“我不会让长期实践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控制或者左右我的想法。即使人们普遍认为某事是对的,我也不会盲从。”

19世纪50年代,也就是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贝塞麦面临巨大的挑战:他受英国当时的盟友拿破仑三世的鼓励,研究新型火炮。军事工程师发现,把子弹旋转进枪筒里面可以更好地控制子弹的发射轨迹,但是子弹的旋转会增加额外的压力,很可能一开火就把枪支震碎了。这就需要一种更坚韧的材料取代铁,钢成为首选。但是,贝塞麦发现,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炼钢,才能满足需求。

从本杰明·亨茨曼时代开始,英国成为世界炼钢行业的领导者。1850年,全球生产了7万吨钢,其中英国的产量占了70%,仅英国谢菲尔德市的钢产量就占了全球的50%。大部分的钢都是运用亨利·科特那种难度较大的“搅炼法”炼制而成的。亨利·科特是汉普郡的一名五金商,1768年发明了“搅炼法”,其原理是将金属、碳和各种杂质高温加热,从而去除其中的碳,实现生铁向熟铁的转化。这个过程需要熟练的、强壮的工人不断地用金属棒搅拌高温混合物,然后更多的碳以木炭的形式不断加入,从而炼出钢。从某种意义上讲,“搅炼法”是对亨茨曼炼钢技术的一个跨越,实现了相对大规模的钢铁炼制--一次炼制不超过30千克,但是该方法存在诸多缺陷。正如贝塞麦在其自传中所说的那样:“在那个时代(19世纪50年代初),没有适合于建筑的钢(能够制成大块的钢)……炼钢的过程耗时长且成本高。”

贝塞麦开始尝试用生铁一步到位地炼钢,那就是向熔化的生铁中吹送冷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生铁中的部分碳原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剩下的就是钢了。因为这一化学反应会产生热量,所以吹进的空气越多,温度越高,从而加快了炼制的进程。1856年,贝塞麦在其向不列颠协会提交的论文中公布了该炼钢方法的细节。“新的炼钢方法利用了机械,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大大加快了钢的炼制过程。”贝塞麦还补充道,这种炼钢法将对世界炼钢产业产生近乎革命性的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