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是三星?》三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为什么是三星? 作者:(韩)高承禧


为积极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三星集团在不同时代偏重不同的人才类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竞争力的核心是“大即是强”,产业结构为典型的“厚重长大型”。这一时期,身强力壮的劳务型(产业军)人才十分受欢迎。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轻薄短小型”产业成为主流,人们推崇的是“小即是美”。这一时期要求的是从事脑力活动的“头脑型”人才。

近来,知识型产业占支配地位。社会推崇以创新能力、软竞争力、创意为基础的“独特即是美”,需要的是拥有“创新型技术”的新型人才。

创新型高端人才指的不仅是创造知识的主体,也包括共享其所创造知识的主体,还有在为了共享知识而构建文化体系、制度和系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三星集团培养21世纪创新型高端人才的理由如下。

第一,21世纪创新型知识人才能够“通过改善、开发、革新自身的工作方法,增加附加值”。第二,21世纪创新型知识人才“通过改善、开发、革新工作方法,获取新颖的构思,并倾注全力使之商品化,创造具体的商品价值,从而提高自身和公司组织的竞争力”。第三,21世纪创新型知识人才能够从“将想法付诸行动和吸取教训”中得到启发,在工作中创出经营成果。第四,充分发挥知识人才的作用,个人通过知识共享,将自身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否则知识得不到升华和发展,个人将停滞不前。

三星提出了主导21世纪人才的4点特征。

第一,必须是创新型人才。拥有革新和主导意识。凭借意志、忠诚、自信开拓进取,实现梦想,同时以创新思维、挑战精神引领知识社会。

第二,必须是学习型人才。拥有新时代的知识和信息,为确保核心能力而不断努力。

第三,必须是国际型人才。为培养国际性能力和素质而不断努力。

第四,必须是社会型人才。德才兼备,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并履行社会职责。

如上所述,三星集团改变了对21世纪新型人才的判断标准,采取了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旨在通过选拔和安置的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创造知识的经历挖掘、雇佣关系以及业绩评价等实现企业的创新型知识经营。

2010年末,李健熙会长打破论资排辈的禁锢,推出“组织年轻化”理论。因此,2011年,三星资产运营公司提拔新加坡投资厅44岁的金俊成专务,委任他为最高投资负责人(CIO),下属大多是比他年长的任员。李健熙2010年10月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组织结构都应年轻化”之后,这样的事例在三星子公司中屡见不鲜。三星不断打破人事制度惯例,提拔年轻人才。也存在副社长1年就升职为社长、30多岁的任员从次长升职为常务的情况。

李健熙会长曾说:“拘泥于论资排辈会使经营变得不负责任。应当起用40岁出头的经营者。”但是,三星集团保守的人事文化很难轻易改变。为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应对21世纪的竞争,李健熙会长提出“组织年轻化”,并积极打破官僚主义。

李健熙会长用40年将三星电子打造成了世界一流硬件企业。现如今,他又开始了新的挑战,旨在称霸软硬件行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