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成瘾》i失调:我们为何变成这样?(9)

i成瘾:逃离24小时×7天“i不释手”的生活 作者:(美)拉里·罗森


这个表格展示了我们如何追随与我们各自年龄段相关的科技产品的清晰图画。[17]根据这个表格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到,少年总体来说经常查看他们的手机短信息,而较少上社交网站,他们没有网络时代中的哥哥姐姐们那么强迫而那些大学生总体上似乎钟情于他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连接纽带——短信息和脸谱网,而且他们是非常过度地沉迷。那些三四十岁的人似乎没有对科技产品那么疯狂,但我们仍然看到几乎半数的人会经常查看短信。而生育高峰出生的人们对他们的手机和社交网络的兴趣是最小的。进一步来看,更惊人的是,如果少年和青年不能查看他们的短信息,他们便会感到焦虑,如果不能看未接来电,相对会焦虑少些;而长者似乎不太受焦虑的困扰。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但也是很明显的趋势:少年、大学阶段的青年,甚至许多中年人或老年人都沉迷于他们的社交科技产品,他们需要知道谁给他们发短信了,谁发布状态了,甚至谁给他们打电话了,而且他们需要立刻弄清楚这些。

作为流行杂志《今日心理》(Psychology Today)的博客写手,我写作的主题是:科技如何影响着家庭生活、教育、工作场所和我们生活的每分每秒。[18]在2010年年末的一个通告中[19],我详细描述了两个实验,这两个实验旨在了解人们一段时间内无法使用科技产品时将会怎样。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学院,学校的管理层宣布校园将会有一星期无法使用社会媒体,而对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林肯高级中学的53个中学生来说则更为严苛,他们将要经历没有任何科技产品的一周。但是这两个实验都惨遭失败。只有10%~15%的哈里斯堡学生遵守了学校的规定,失败的原因很明显,午夜电视主持人吉米·法伦(Jimmy Fallon)说得很清楚,“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学校将电脑与社交网络的连接中断了一周,而且让经历这些的学生们写一篇感想。是的,这篇感想的题目叫做‘我们都有智能手机,笨蛋’。”而高中学生的实验,正如预期的那样,以同样的方式告终,我们用一个学生的话来总结失败的原因:“我感到非常焦虑,因为我不知道是否错过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一直在想,我不能等到这个实验结束,因为我需要查看我的邮件。等实验结束,我将会积攒多少脸谱网的提醒啊?”

你需要知道的是,不断依赖科技产品的并不只是高中生或大学生。在最近的一个教育会议上,发言者请观众席中500名左右的老师将他们的手机交给他们右边的那个人,并让对方帮他们保管。15分钟之后,发言者询问那些包括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老师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他们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感受。大部分的老师都表示他们都非常不安,以至于没法专心听讲座。我们依赖科技产品以及无法离开它们哪怕几分钟只是一个指标,表明我们并不在最好的状态。如果我们总是在担心我们漏掉了什么,那我们怎么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上?

底线

避免i失调的方法并不是摆脱你的科技产品。更确切地说,解决之道在于平衡和节制。但我们怎么教人们去适度使用那些在每天清醒(和不清醒的时候)时占据他们的耳朵、眼睛和心灵的东西呢?

这便是这本书的目标。我将会给你提供一些策略和技巧去重新涤净心灵,并进一步去确保你能够在偷偷生产疯狂的世界中保持理智。在每一章中,我将会展现每一种潜在的i失调引发的事件以及怎么去避免它而保持健康。

因为每章都针对某一种不同的i失调,因此你可以不按照章节顺序阅读。你可以找到你最想要知道的部分,从那里开始读。你可能会看到自己身上有每一个障碍的很多症状。但这并不是你的错。不,科技产品也没有强迫你变成这样。那是因为i失调是最为便捷的途径,它使你在屏幕后面敲敲键盘就可以搞定一切事情。我的工作就是帮你认识到你自己的i失调的征兆和症状,并以简单而直接的方式重新控制你自己的世界,而不是让它控制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