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从天而降”的日本天皇(1)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作者:(日)近藤大介


“从天而降”的日本天皇

说起日本人“逃避责任的历史”,就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的名字“日本”。其实,“日本”这两个字在我们国家有“にっぽん”(Nippon)和“にほん”(Nihon)”两种读法,一直都没有统一。

公元720年(养老4年),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编纂完成,书名中赫然出现了国名“日本”二字。

公元8世纪的盛唐时期,《唐历》在长安完成,书中也有“大宝2年(公元702年)日本国遣使来访”的明确记载。后来,日本的古代史研究学者根据这些古籍中的记载,推测出“日本国”的定名时间大致为公元7世纪后期至8世纪前期。

可是,关于“日本国”应该读作“にっぽんこく”(Nipponkoku)还是“にほんこく”(Nihonkoku)”的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无人确定。其实,归根结底,这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

为什么不统一国名的读法呢?由于没有类似《国名争论》的文献流传于世,所以我们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不过,对于这两种国名的读音,我的个人观点如下:

假设古代的日本天皇或是某位重臣确定“日本国”的读法不是“にほんこく”(Nihonkoku)而是“にっぽんこく”(Nipponkoku)。那么,由于这个人确定了国家的名字,那么他必须背上历史的重责,而且这个担子还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想没有人会愿意接受这么沉重的担子,所以日本国国名的两种读法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联合国的193个成员国中,没有确定国名读法的国家,恐怕就只有日本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两种国名读法简直就像是一个国家有两种国旗。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国际玩笑。

如今,日本银行发信的钱币上印着“NIPPONGINKO”的英文字母,日本的公共电视台NHK(日本放送协会)中的字母“N”也读作“NIPPON”。但是日本航空等私营企业,以及日本共产党等政党一定会把名称中的“日本”读作“Nihon”。换句话说,时至今日,“日本”的两种读音都依然存在,而且两者之间的界限一如既往地模糊。

政府不确定国名的读法,太不负责任了吧?!——2009年6月,日本的在野党向当时的麻生太郎内阁追究责任。这也是“日本国”定名1300多年之后,政府第一次因为“国名的读法”而被追究责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