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灵日记》英国汉普郡布洛克伍德(10)

心灵日记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1973年9月23日

他独自伫立在低低的河岸上。河面并不宽,他能够看到对岸的人。如果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他几乎可以听到他们。每到雨季,河流的水位就会上涨到与大海那辽阔的海平面持平的高度。雨已经下了好几天,河流早已突破沙洲的阻隔,奔向殷殷等待的大海的怀抱。因为雨下得很大,河水恢复了往日的清澈,这样人们就可以放心地游泳了。河面虽不宽阔,却也能支撑起一个狭长的沙洲,沙洲上有郁郁葱葱的灌木,也有一些矮树和一棵小的棕榈树。当河流的水位较低时,牛群会蹚水过来到沙洲上吃草。这是一条令人心旷神怡、备感亲切的河流,在那个早晨尤其明显。

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周围没有一个人,显得离群索居、超凡脱俗。他大约14 岁,有可能还不到14 岁。他们最近才发现他和他的弟弟,于是一阵忙乱后,他忽然变得重要起来 。他成为人们尊敬和爱戴的中心,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将是多个组织和协会的负责人。回想起那段时光、那段生活,他最先想起来的也是最持久的一个画面就是他一个人站在那儿,孤零零的,恍然若失,显得颇为孤独。他不记得他的童年、学校以及所受过的鞭打。过了很多年,那位曾经打过他的老师对他说,他几乎每天都用藤条惩罚他;他会哭得很伤心,然后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罚站,一直站到放学时,老师才走出来让他回家,否则他还会一直站在过道里,像是迷失了一般。老师说他之所以受到惩罚是因为他学习不用功,记不住自己所学过的或老师说过的内容。后来,老师无法相信自己听过的一个演讲竟然是当年这个经常受罚的小男孩发表的。他非常吃惊,表现出了完全没有必要的敬意。那段岁月过去了,没有在他心中留下伤痕或记忆;他的友情,他的感情,甚至与那些虐待他的人在一起的那几年,不知为何,这些事情无论是友善的还是粗暴的,都不曾在他心中留下痕迹。前几年,一位作家问他能否回忆起童年时期特别的事、他和弟弟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其他事情,他说他记不得了,只能重复一些别人对他讲过的事情,于是这位作家便露出了不屑的表情,说他这是在装腔作势,是在伪装。任何事情,无论是令人愉快还是令人不快的,他都不曾有意隐藏在心里。事情发生了,然后又结束了,没有在他心里留下任何痕迹。

内容构成意识,而意识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内容与意识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内容随着文化、种族、方法和能力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由此产生艺术家、科学家等等。个人特质是为适应周围环境而不断自我调整的结果,所有人都需要为适应周围环境而不断自我调整。这种自我调整是内容与意识的调整,这种调整产生的意识可以分为显性意识和隐性意识。隐性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没有从整体上对它进行过考察。之所以产生这种碎片化的分析,就是因为有时观察者不是被观察者。隐性意识与显性意识有很多相似之处。所谓观察,不仅仅是看到显性意识,还要观察到隐性意识。“看”不是“分析”。在分析里,有分析者和被分析者,如果没有同时考虑分析者和被分析者,将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无效的分析。在“看”的过程中,观察者的自身因素没有被考虑进去,所以这个动作是直接的;思想与行动之间没有间隙。思想、结论就是观察者,而这个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分离的。

沙洲、河流、大海、棕榈树以及建筑物依旧如故。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钻了出来,冉冉升起。只围着一块腰布的渔夫们撒着渔网,捕捉一些卖不上价钱的小鱼。不情愿的贫困是一种耻辱。傍晚过后,走进芒果树林和芬芳的花丛中令人心旷神怡。世界多美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