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不是你》网络人格(16)

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不是你 作者:(美)伊莱亚斯·阿布加欧德


后来我发现,来我这儿就诊的沉溺于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的人也会进入类似解离的状态。他们在解离问卷调查上的得分也很高。而且已经有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大脑中发生的生理变化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虽然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来分析那些在亚马逊网上疯狂购物的人、那些旷课泡在Facebook上的人以及那些在婚恋交友网上经历自我变形的人大脑中发生的生理变化,但是好在电子游戏对人们大脑产生的影响引起了研究者足够的重视。鉴于游戏玩家同网络用户的经历有很多相似性,从电子游戏的研究中得出的数据对网络用户的研究也是具有一定适用性的,可以帮助我们针对网络经历作出一些基本的推断。因为不管是《魔兽世界》还是《第二人生》,这些游戏都包含一个互动与沉浸式的平台和对现实的高度模拟(这种高度模拟也许是对现实的一种高度逃避)。

《自然》期刊在1998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人员用正电子断层扫描仪来测量正在玩游戏的人的大脑中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含量。多巴胺是人类大脑“快感系统”的核心力量,当我们经历性爱、饮食、赌博,以及服用酒精或毒品等成瘾物质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其实它也参与人们专注、记忆以及其他重要的认知过程),有时由可卡因等物质引起的狂喜状态就和大脑一些“奖励中心”分泌的多巴胺相关。研究人员在试验中设置了这样的游戏:接受试验者用鼠标引导游戏中的坦克在战场中前进,当他摧毁了敌军的坦克时就可以得到金钱上的奖赏。接受试验者由8名年龄从36~46岁不等的男性组成,在50分钟的游戏时间中他们的大脑将被扫描。通过对扫描结果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游戏过程中大脑中被称为纹状体的部位会明显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此外,多巴胺分泌的多少同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成正比。人们第一次发现科技引导的行为(在试验中表现为玩电子游戏)对大脑的影响同滥用药物非常相似。

DNA的研究似乎也佐证了多巴胺和电子游戏之间的联系以及电子游戏同滥用药物的相似性。200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伦肖做了一个研究,将79个沉溺网上游戏的青少年(每天平均游戏时间为2.3小时)同75个能够比较理智地对待网上游戏的青少年(每天平均游戏时间为0.8小时)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分析了两组人的DNA抽样,主要对比两种已发现的同多巴胺的传输相关的基因(一个是接受多巴胺的基因,一个是分解多巴胺的酶的基因),结果发现网游上瘾这一组人的这两种基因的形式在酒精和尼古丁上瘾者身上也存在。像上一个研究一样,这个研究似乎证明因为我们的大脑内部是相互连接的,由于有的东西能让我们大脑中包括多巴胺在内的神经递质流动起来,因此我们中有的人更容易被屏幕上那五颜六色的电脑游戏或者被网站等其他相关平台所吸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