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米罗山营地》局面初开(1)

米罗山营地 作者:陈河


登陆成功,第一步是要生存下去,建立立足的地盘。戴维斯对于这一带的地形熟悉,而且他有森林生活的经验,准备将队伍带进丛林里面。他们向着昔加里的六条石小镇前进,这一段路都是未开辟的山路,每走一步都要用砍刀砍出小径,还得利用地图和指南针找对方向。傍晚时,他们到了一个山洼,暂时扎营落脚了。营地用竹木做架,用亚答树叶编成亚答席做屋顶避雨。这种山林里就地取材建成的草屋就叫“亚答屋”。营地旁有一小溪,挖一小凹坑储水,就可以取水煮东西和洗澡了。

安顿下来之后,突击队开始了行动。第一组派出来的人是吴在新和龙朝英,他们的任务是要到城镇里去查看情况和购买食物,以及探询当地武装抗日分子的消息,以便联络成共同抗日的伙伴。吴在新是个资深的谍报人员,从军已有六年,现在的军衔是上尉。他出生在南洋,年少时就回广州定居,家境十分富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放弃了在中山大学的数学专业,参加了国民党的军校,后来成为职业的特工情报人员。就在这次被征调到136部队潜入马来亚之前,他正在缅甸战区担任中英之间的情报联络官要职。林谋盛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从军统局体系内挖过来的。

这天吴在新和龙朝英打扮成工人的模样,带着空的米袋和油瓶,顺着丛林里有人迹踩过的小路向前走去。整整走了半天,看见了路边有座亚答屋。这亚答屋内有六七个海南籍的华人,远远看见吴在新龙朝英从林中走出来。这样的山野之中,见到陌生人来到,当然非常惊异。他们出来用盘问的口气询问吴在新二人的身份。吴在新依照事先编好的故事说他们两人是受日本人雇用的煮盐工人,因为老板出门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回来,工人们没得东西吃了,所以派他们出来买粮食和食油,顺便还想买些烟草、火柴等东西。吴在新正想从这几个海南人口里套出点情况来,可发现对方十分冷淡。其中一位海南人忍不住驳斥说:“这里没有日本人雇用工人,看你们的样子鬼鬼祟祟的,是不是某方面人的走狗?”旁边另一位海南人,手拿马来刀,接着向吴在新、龙朝英两人吼道:“你们究竟是什么人?快说!”吴在新看出这些海南人似乎都是十分厌恶日本人,所以就说出自己是中英联军派到马来亚敌后作战的,还拿出身上的手枪,证明所言是真实的,并要求他们帮忙找到抗日游击队来相见。这些海南人将信将疑,面对着他们的手枪又不敢多说,只答应可以帮他们联系抗日游击队,约好三天之后在这里再见面。

然后吴在新、龙朝英两人继续向前走,现在他们要前往海边的港口红土坎镇。这是个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地方,而且风景十分漂亮。从这里他们看到了潜艇上浮送他们登陆的那一片海域,现在有不少的船只在航行,有好几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点缀其间,其中一个就是他们在地图上早已熟悉并默记于心的邦咯岛。他们扎营的昔加里山在这里也看得到,马鞍状地坐落在海岸上。吴在新、龙朝英两人在镇上转了一圈儿之后,在渔人码头附近的食肆里坐了下来。这里很是热闹,摆食肆的有马来人、印度人和华人,食物品种很多,米饭、鸡粥、芽菜鸡、烤肉都有,当然最多的还是鱼虾螃蟹之类的海产。吴在新龙朝英在潜艇上闷了半个月,登陆后吃的又全是罐头食品,所以见到这么丰盛的饭菜便坐下饱餐了一顿。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在观察码头上的情况。在码头浮桥上排开的船只大部分是渔船,能看到渔人和鱼贩子在谈论,好些光着上身的苦力抬着大筐大筐的鱼蟹往岸上走,也有人抬着渔网以及柴米油盐之类的补给品往渔船上运。还有的船只看来是商船,专门搞运输的,从船上卸下来的全是一袋袋的大米。吴在新知道日军占领马来亚之后,这边的粮食非常紧缺,这些个船是从哪里运来这么多粮食呢?吴在新忍不住向食肆的主人打听,回答说这些大米是从泰国那边运过来的。不过大米的生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而是要得到日本人的许可证。吴在新这天还发现在镇上其实看不到很多日本兵,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穿黑色制服的马来人警察,市面上总的看来气氛还是比较平静轻松。他们两人随后买了一些大米蔬菜咸鱼,回到了昔加里山上的营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