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处于被动的状态中(1)

生命的真相:葛吉夫的第四道 作者:(瑞士)珍妮·迪·萨尔斯曼


第二篇 向临在敞开

第一章 处于被动的状态中

13.我的机能是被动的

无论我当下处于何种状态,无论我所显化的力量带给我何种感觉,我最高等的可能性都在这里,被我的自以为是形成的厚实屏障所遮蔽。当我感受到内在另一种力量的呼唤,并主动地回应它时,我真正的人生才会开启。这是我第一次主动的行为,它让我做好准备来迎接改变我人生目标的实相。我需要听从那股力量的召唤,而不是去利用它或占有它。我需要理解这种主动的行为,它能够开创一种负责任的生活。

现在的我感到空虚,生活过得没有意义,缺少真正的目标,而且漫无目的。我活着就只是因为我被创造了出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没有任何方向感,总是容易被影响,总是受制于我的愿望、我的期待以及我的责任等各种因素。我的机能是被动的,被我所接触到的任何东西所影响,任其摆布。我的头脑听到它自认为了解的话,马上就展开联想;我的心总是在分辨它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以便决定去探索还是拒绝;我的身体很沉重,不是在消化食物就是在发懒。我感受到自己的被动。当我不得不去显化,去展现自己的时候,我只是以各中心习得的模式对接收到的印象作出反应。我只能看到形式——事情和人,却看不到它们背后的力量。我从未以洞察和对实相的了解为基础去作出反应。我内在那个更为真实的“我”没有出现。所有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就像梦境一样,因为我没有感受到被它们真正地触动。那么,这些印象所触及不到的部分是什么呢?我内在那个感受不到被深刻触动的部分又是什么呢?

我希望觉察自己。但我用于观察、用于觉察的能量是被动的。我透过某种形象或观念去觉察。我没有真正地在觉察,没有与觉察对象直接接触。既有观念让我的注意力变得被动,失去自由。我对自己所觉察到的形象作出反应,并无数次地重复这种反应模式。我的思维以自动化的方式作出反应,它会去进行比较,并听命于过去多年积累的经验。我能否拥有一种主动的思维,而不再总是从记忆库里调取资料呢?这样的思维能够让自身去面对事实,带着敏锐和接纳,不带任何评判和意见,没有任何念头升起。这样的思维只是迫切地想要了解真相,它就像一束光,并且具有觉察力。

我的感觉也是被动的。我总是以一种熟悉的形式来感觉自己,这种形式与我平常的思维方式相对应。我能否具有这样一种感觉?它更为主动,并可以完全觉知到所接收的能量。这样的感觉就像主动的思维一样,不带任何占有的企图。

当我能够同时体验到这种更为主动的思维和感觉时,我就会发现一种新的渴望,迫切地想要保持住这种状态。只有当想要觉察,想要了解事物本相的渴望强烈到这样的程度时,我才能够觉知到自己,完整地觉知到自己的本相。我清醒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而是为了了解真相,了解实相。改变的是我的态度,它变得更加有意识了。此外,我还觉察到如果没有这种主动的渴望,我将会掉回到自己的梦境里。

我对于了解和理解的渴望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它不只是我头脑中的一个想法,或是一种特别的感觉或情感。它向我所有的部分同时发出邀请,但我是否能够学会去聆听它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