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对存有状态的热爱
也许我可以感受到驱动身体的那种能量,感受到头脑和身体之间的连接,但这是不够的。尽管有种平衡被建立起来,但只要我的心没有敞开,这种平衡就没有真正的生命力。
我开始有种渴望,想要具有整体性并感受到自己的整体性,但总是被自身自动反应系统的力量所挑战。一方面,一种趋向统一的活动给我带来了新的感知;另一方面,又会有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向涣散的活动。这种挑战会在我的内在唤起一种值得信赖的力量,唤起一种在这种状况下所必需的注意力。
能够带来有意识状态的注意力就像一团火焰,它可以融合各种力量,可以带来转化。能够同时觉知到上述两种活动需要一种更为活跃的注意力。我的努力会唤醒它,唤醒这股沉睡的力量。这样,我的注意力就完全地活跃起来,同时活跃起来的还有我所有的高等中心和低等中心,即我的整个临在的机能。这取决于一种全新感受的出现,这是一种对存有状态的情感。记得自己首先就是记得这种高等的可能性,记得在内在去寻找一种更为活跃的注意力。我渴望了解,我渴望存有。
我需要理解改变素质所需的条件,理解没有高等中心的帮助我将无果而终。在平常的状态下,我只会求助于那平凡的大脑,但它没有我所必需的能量。如果我们想有更深的理解,就需要去了解自身的状态,了解自己听不到高等中心的呼唤,也不愿去聆听它们,并在了解这个事实的时候能够有更多情感上的触动。为了改变我的素质,我必须带着感情去理解自己的状态。
我认为我理解自己的状态,但我的情感并没有被触动。这样的思维是被动的,它没有觉察力。它所带来的觉察没有穿透力,无法感知真正的事实,它的能量也不足以触碰到这样的事实。所以,我要么试图避开我的念头和情绪,要么与这些禁锢我的东西相对抗却无法挣脱。我无法从整体上理解我自身的实相,事实也无法影响到我。我思考、我感受、我感觉,或者,反过来,我将注意力突然撤出,进入平静和安心的状态,但却没有意识到我已经变得很被动。接下来发生的并非来自于一种了解的行为,而是出于一种需求,想要紧抓住我所感受到的东西以及我所肯定或否定的东西。我没有觉察到我需要一种没有被念头和感受所污染的能量,它可以渗透到与它对抗之物的核心里。
只有在我的需求变得有意识之后,能够带来改变的那种力量才会出现。我不满意,我的内在没有任何部分可以带来了解。这不是一种焦虑,而是我看到的事实:我各个中心之间缺乏一致。我被这个事实所触动。于是我有了一种新的感受,一种急迫感,一种关切,一种对存有状态的热爱。我调动自己去觉察,就在这种觉察的行为中,一种能量产生了。它来自于觉察的行为,而且只要觉察的行为是纯净的,这种能量就会持续存在。这样真“我”就出现了。
觉知自我就是觉知接收的印象。在这个有意识的时刻,觉察的主体与觉察的客体融为一体。整个素质发生了改变。一种纯净的感受产生了,这是一种没有被污染的能量,它是我走向深入所必需的。没有它我将永远无法知晓什么是真实的,永远无法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生命的真相:葛吉夫的第四道》京东·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