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社会病》拿什么来终结高速公路暴利收费(4)

中国社会病 作者:李松


除西藏无收费公路外,全国究竟有多少条收费公路?令人尴尬的是,这一“基本国情”却缺乏官方数据。2012年 9月 23日,记者登录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发现,在首页非常显眼的“交通概况”处,只能看到 2006年年底的数据,而这些概况并没有包括收费公路的情况。

根据国家审计署对高速公路的审计报告预算,国家正式批准的收费站有 6000多个,平均 30公里有一个;但据谷歌地图统计,全国收费站是 86053个,二级以上公路 35.33万公里,平均不到 4公里就有一个收费站。收费公路里程可环绕地球 4.5圈。每公里收费接近千万元,每米收费接近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开车上高速出省(区、市)就是收费站,而几百米之外,进入另一个省(区、市),又会有收费站等在那儿。毫无疑义的是,“收费公路抬高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成本”,这与民生显然相悖。

“为降低运输成本,不少车主违规超载,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生命安全造成严重伤害。”在孙继业看来,由于收费公路存在种种问题,不仅增加了经济运转成本,加重了民众负担,影响通行效率,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形象。  

暴利“吸金机器”的背后

多位受访者认为,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有其存在的必然理由。公路收费不代表暴利,如此之高的收费公路毛利率,不管是对于资本市场还是对于社会公众,都迫切需要一个存在的“合理性”。

但最令公众不满的,正是这种政策下衍生出的乱象。比如收费公路过多、收费站点过密、收费额度过高、收费期限过长,以及部分公路收费期满却随意延长收费时间,一些取消收费的公路改头换面重新收费,等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发微博称,收费公路成为暴利“吸金机器”是因为存在四个不合理性因素。

李佐军提到的四个不合理性因素包括:一是其区位是自然垄断的;二是其市场需求是先天垄断的;三是其资金来源是行政垄断的;四是其定价也是行政垄断的,经营它傻瓜都能发大财,这不公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