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社会病》民间公益之惑(5)

中国社会病 作者:李松


除了房租、人员工资、服务器费用、水电费等,民间公益网站还会产生很多隐形开支。

一家民间公益网站的负责人张强告诉记者:“求助人发布求助信息后,如果有人想捐助,我们会让求助者和救助者直接对接,这主要是为了减少中转成本。但出于信任,还是有人执意把善款直接打给我们,让我们转交给需要帮助的人,转账又需要手续费,积少成多,每个月都是不小的开支。”

为节省开支,平时就张强自己一个人维护网站,不但要负责技术方面的保障,如果有人在网上发布寻人信息,还要多方核实真伪。除完成本职工作外,他的业余时间基本耗在网站运营上。

因为经费紧缺,无法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张强的网站系统漏洞较多,经常受到黑客攻击,甚至黑客还在网上发布一些不良信息。这让他很苦恼。

据了解,有些民间公益网站想学商业性网站的一些办法解决经费问题,比如刊登广告,但现实中很难操作,主要原因是对广告的内容难以审核,一旦遇到虚假广告,网站将会承受不起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尴尬的身份

对一些民间公益网站负责人来说,组织起来做好事,并不是谁都能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当前的民间公益网站基本都是私人设立,仅仅作为网站登记注册,而非正式的民间公益机构。

安徽青年袁方热心于慈善事业,耗费了几个月时间建成一个芜湖义工网,目标是帮助芜湖所有孤寡和独居的老人,2010年 1月正式开放。

运转仅两个月,2010年 3月 1日,安徽省芜湖市有关部门给袁方打电话,称因为涉嫌非法运作,要求他停止芜湖义工网及“芜湖义工联合会”的运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