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习“戒定慧”可离苦得乐(1)

佛家养生大道 作者:张其成


修习“戒定慧”可离苦得乐

戒定慧的对境就是贪嗔痴,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贪:贪爱,欲念,对于想要的东西非得到不可,得不到就会生嗔;嗔:不合自己心意就会怨恨,心生恼怒;痴:不理智,执著以至于迷惑了心性。这三毒可以概括为人心理的根本烦恼之来源。比如贪,贪吃易肥胖,贪睡误勤奋,贪声色容易被声色所乱,等等,戒贪念就要多布施,对众生如对自己一样爱护,就能逐渐减少占有欲,即贪欲。人一遇到逆境就容易起嗔,开始怨天尤人,心生不平,戒嗔念就要修忍辱,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要戒掉痴念,需要修行佛法,去除无明和愚昧,明心见性。贪嗔痴是可以通过修行转化为戒定慧的,贪嗔痴若是毒药,就只有戒定慧能解。修行戒定慧要遵循闻、思、修的步骤,闻道容易,悟道和修道难。

佛家有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粉,不歌舞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不杀生,凡是有意识的生灵都不可伤害,也不能间接杀害,比如参与生灵买卖,等等;不偷盗,以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都算是偷盗,皆须禁止;不邪淫,不可觊觎除配偶以外的异性;不妄语,不可说谎或污蔑、毁谤他人;不饮酒,饮酒容易引起行为不当,造成不良后果;不涂饰香粉,不化妆,不擦香水,不戴首饰,主要是提倡简朴,不执著色身;不歌舞观听,是让人不要贪图声色犬马的感官享受;不坐高广大床,是提倡吃苦,更有利于修行;不非时食,佛家讲究过午不食,吃饭有规律;不蓄金银财宝,不贪财,去除物欲。要做到这十戒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按阶段来修行。

持戒,概括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诗人白居易曾问鸟巢禅师:“什么是佛法的宗要?”鸟巢禅师就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是一个大学问家,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说:“这两句话,三岁儿童也晓得,有什么了不起的。”鸟巢禅师就说:“三岁儿童虽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持戒是需要吃苦的,尤其是一般老百姓,长期坚持并不容易,但是真能做到持戒是能够让人功德无量的。

有个故事说的就是不持戒所造成的恶果。

从前有个修行人,借住在一个地主家里,靠地主的供养生活。地主有很多钱财,因为担心被盗,就想到埋在修行人居住的草屋下面,地主认为修行人都是持戒的善人,不会偷盗自己的东西,修行人也让地主宽心,说自己是不贪钱财的。但是,地主一走,修行人就转念一想,何不拿这笔钱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于是就把这钱挖出来藏到别的地方。次日,修行人就向地主辞行,感谢地主的供养,就拿着钱走掉了。等到他走后,地主想要把钱挖出来,才发现已经不见了,这才恍然大悟,一路追赶修行人,最后把钱追了回来,并把他打了一顿。而这个修行人最终因为犯了戒,下一世转世为畜生。如果不是一个念头毁了修行,说不定还能再次转世为人呢。这说明持戒并不容易,一念之差就能招致业报。故事中的修行人就是还未修到数,定力不够,还有贪欲。又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修行人。一位贫穷的修行人平日里行行走走,以乞讨来填饱肚子。某天,他饿得实在走不动了,恰好停在一位富有的珠宝商门外,就进去讨口饭吃,珠宝商的太太为他端来了饭菜,修行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时,珠宝商拿了一颗世所罕见的珍珠走了进来,见修行人在吃饭,也没有防备他,就放在了他吃饭的桌子上,然后进屋去了。恰巧珠宝商家养的鸟儿飞了过来,衔起珍珠就吞进了肚子,修行人看见了这一切。等到珠宝商出来之后,在桌子上没有找到珍珠,就问修行人有没有偷他的珍珠,修行人说没有,但是珠宝商一口咬定是修行人偷的,拿起棍棒就向修行人打来,打得他口吐鲜血,这时候鸟儿恰好飞过来,撞到了抡起的棍棒上,撞死了,珠宝商举起棒子还要再打修行人,这时候修行人大喊:“住手,珍珠被这只鸟儿吞进肚子里了,不是我偷的。”珠宝商命人把鸟肚子剖开,果然发现了珍珠,珠宝商这才知道错怪了修行人。当问起修行人为什么不说清楚时,修行人回答:“如果我说了,你必定会杀死鸟儿剖开它的肚皮来取珍珠,这就会伤它的性命,现在它已经死了,说了就没关系了。”这番话令在场的人十分佩服修行人的高尚德行,这个修行人因为持戒不杀生也将得到福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