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中的“魔”(2)

脱稿讲话 作者:黄大钊


——也许,你会说,这种人毕竟少,是的,我同意。不过,说话啰唆的人在我们的身边不能算少,尤其说空话、套话的人也时常会出现——比如,有时也就是十几个人的小型座谈会或讨论会,有的人一开口常常会说:

尊敬的某书记……某总……某局长……某处长,感谢给了这次发言的机会……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很精彩,也很受启发……我也没什么准备……下面就这一问题……我也谈一点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在座的各位某书记、某总、某局、某处……多多提出宝贵的指导性意见或建议……下面我就从九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浅见……

以上这类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不过,在许多人的脱稿讲话中,的确不同程度地在发生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丘吉尔曾经说过一段话: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言简意赅、少说空话、套话的重要性。2012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时,当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开头提到“尊敬的王书记……”,话没说完,就被王岐山客气地打断,他请在场专家最好直奔主题、脱稿说话。

是的,此时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们也想直奔主题,脱稿讲话,可有时遇到一些场合真不知如何切入,说些什么,又该怎样得体地表达。

有朋友说:“我爸妈就不爱说,我的脱稿讲话能力不强,是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脱稿讲话究竟有没有影响?或影响有多大?科学研究表明,语言天才的脑结构与常人有所不同。语言天才往往是指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掌握多门外语的人。2006年伦敦大学神经语言学研究专家戈勒斯塔尼教授说:有些人之所以具有语言天赋,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下部初生皮层处理声音信息的部位拥有更多的脑白质(脑白质即神经纤维的集合体)。神经纤维多,大脑不同部分的联系多,神经电传导速度快,处理声音的能力强。2008年,以德国神经科学家凯特琳·马蒙茨为首的研究小组,对语言天才埃米尔·克雷布斯死后保存下来的大脑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克雷布斯在德国驻华使馆担任翻译,1930年去世时能说60种语言。通过组织解剖技术,他们发现:克雷布斯大脑中和语言相关的卜洛柯区与常人有异。然而语言天才不等于即兴讲话能力,更不等于脱稿讲话能力。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脱稿讲话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而患有社交焦虑症的人脱稿讲话的能力比常人要低很多。可见,脱稿讲话能力与后天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脱稿讲话流畅与否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心理玄机。

那么,既然表达能力的强弱与遗传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又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或制约着我们脱稿讲话水平的正常发挥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