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元货币的贬值策略(1)

读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作者:陈思进


8.美元货币的贬值策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于2010年11月12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上,把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斥为“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策略。他指责奥巴马总统说,如果美国实现增长,整个世界将会受益,这一点说得对,但他忘记提一点,即竞争性货币贬值是一种以他人为代价的增长形式,实际上是从其他经济体窃取增长。

美国两党都表示决心要控制财政。共和党的态度坚决,不允许增税,国防方面不能减支,再穷也不能穷军事;民主党的态度也非常坚决,他们所维护的开支项目,包括社会福利、医保、环境、教育等方面,一分钱也不能减。减少财政赤字就是增收减支,现在是既不增收,也不减支,所以是个僵局。

奥巴马总统早先曾表示,计划在2013财年,将其所继承的上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减少一半。如今,这一豪言壮语显然被束之高阁了。

鉴于金融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经济恢复的势头一直表现疲软,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2009年3月18日,美国第一次启动“量化宽松”(QE1)政策,美联储一年内购买了1.7万亿美元债券,意味着印钞1.7万亿美元。到了2010年11月3日,美国再次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QE2)政策,美联储计划购买总计6000亿美元国债,从而大幅增加通货流动性,以期刺激美国经济强劲复苏。

所谓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是一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国债等证券,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可用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这可视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或者说是增印钞票的委婉说法。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大了美元供应量,同时也诱导了美元的明显贬值。美元贬值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增长;还将造成全球热钱增加而流向新经济体,以及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混入国家外汇储备当中,导致央行通过货币杠杆渠道增加本币的供应量,造成其他国家通胀压力加大。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最大债权国,到了2004年却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近六年来美国国债翻了一番。前总统小布什2005年1月连任时,国债为7.6万亿美元。四年不到就撑破了纽约曼哈顿显示13位数字(10万亿美元)的“国债钟”。到了奥巴马接任时,国债高达10.6万亿美元。2010年底,国债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大关,升至14.025万亿美元,占该年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14.5万亿美元的96.5%,相当于平均每名国民负债4.5万多美元,其中64.5%由公众持有,外国债权人持有额约4.44万亿美元(中国占11601亿美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