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新浪潮遭遇航空母舰:华语片的救赎(1)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对话录(第2辑) 作者:唐丽君


长久以来,华语电影分为两股力量:一种为国内市场而做,即所谓的商业片;另一种,为国际口碑而作,即电影节影片。近年资金的迅速堆积,从终端开始为创作者打开了国内市场契机,一些独立制片也纷纷加入商业影片的大潮。

但是好景不长,中美新政推出后,好莱坞影片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影院空间和资源,对华语片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并更多地压向制造中等规模影片的年轻导演身上,也压向了他们的未来和华语电影的未来。另一方面,电影节市场的压力也压抑着这些创作者的激情:一些主流电影节认为,他们已经有些年没有看到优秀的华语影片了,国际口碑直指华语片的价值观。逐渐承担起华语影片大任的年轻甚至中年导演们如何直面市场,如何建立自己的行业话语权?面对市场是否一定要与好莱坞肉搏?直面市场是否一定意味着与国际电影节背道而驰?是否存在市场欢迎、国际电影节认同的影片?制片人、投资人面对严峻形势是否还会支持年轻导演,支持多元创作?他们在投资方向上存在哪些误区?创作本身又在哪个根本环节出了问题?积极面对,及时疗伤,或许便于更快速地走出困境。

本论坛将召集业界大佬和国际电影节重要选片人,共同对话年轻导演,头脑风暴华语电影未来。

■ 嘉宾简介

何平,导演

贾樟柯,导演

娄烨,导演

王小帅,导演

张元,导演

陆川,导演

管虎,导演

乌尔善,导演

王庆锵,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

庞洪,麒麟影业首席执行官

覃宏,星美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江志强,万有引力电影基金投资人,香港安乐影片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克里斯蒂安·热纳(Christian Gennes),戛纳电影节业务总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