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接轨国际,筹划海外市场(1)

华为哲学概论 作者:楼河


接轨国际,筹划海外市场

在华为的自我陈述里,公司的发展历程被粗略分为三段。1987年至1992年是公司的创业阶段,这一阶段的华为主要是代理商的角色,没有太多可资叙述的故事;1992年至2000年,是华为开拓中国国内市场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则是华为的海外发展阶段。

华为将海外发展阶段的起始时间放置在2000年,既是为了叙述方便,也是因为这一年公司召开了“欢送海外将士出征大会”,从象征意义上来标注了一个明确的海外出发时间点。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华为已经开始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尝试向海外客户销售自己的产品。华为1997年在俄罗斯设立了第一个海外办事处,当时的华为在当地毫无知名度,市场拓展工作也是十分的艰难,办事处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机构,代表了华为在当地业界的存在。俄罗斯华为的第一笔生意是销售了几个电源模块,交易金额只有38美元,与华为整体销售收入相比,无异于沧海一粟。

华为的海外策略由来已久,任正非在1996年的一次讲话中就誓言,1997到1998年是华为确定国内市场定位的时间,而在下世纪初,则要确立国际地位。他还在讲话中表示,要把1999年的日内瓦国际通信展作为公司进军全球市场的誓师大会,“届时我们的出口值将达到3~5亿美元”。今天看来,他当年提出的大目标已经完全得到了实现。

不过国际化更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内部机制上的“国际接轨”。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华为就开始了相关的制度建设工作。任正非在1995年的一次市场部整训会议上提出了5个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首先要用10年的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体系,“公司要保证按销售额10%拨付研究经费,在年成好时加大拨付”。其次是市场营销的国际化,要用5年的时间与国际接轨,“在跨过这个世纪的时候,我们要超大规模地跨出国门”。第三是生产系统的国际化,要用3年的时间建立世界一流的工厂,“管理一流、工艺及设备一流、建筑群体一流”。第四是采购、财经体系要与国际接轨,建立华为与客户、供应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广泛地拓展国际化融资渠道。第五是建立国际标准的行政系统,加强行政、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后勤服务的保障。这几条接轨覆盖面十分广泛,照顾到了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