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13)

弗洛伊德代表作品精选集(套装共3册) 作者:(奥)弗洛伊德


5

就这样子对梦的真实境遇作一结论,未免太早,所以此处我拟再提同一个病人的另一个表面上看来更无邪的梦:“我梦见我正在做某件我白天的确做过的事,那就是我把一个衣箱装满了书本,以致无法关上它。我这梦完全与事实一致。”在这儿,梦者再三强调这梦与真实之间的吻合。所有这一类梦者本身对梦的评判,虽说是属于醒觉后的想法。但经过以后的推证,我们可以知道连这一类的想法,都其实是属于梦的隐意之内。我们已经知道,梦的确是叙述了白天所发生的事,但这梦如用英文来作解析的话,可要绕一个大弯,而仍不易得到结论。我们只能够说这梦的重点在于小箱子(参照第四章,梦见箱内装一死去的小孩)装得太满,而再也装不下别样的东西。还好,这梦并未蕴涵任何邪恶成分在内。

在以上这一大堆“无邪的”梦中,性因素被作为检查制度的焦点是十分明显的。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以后我们再详细讨论。

(二)童年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

由事实的引证,以及其他一般关于这方面的报告(除了罗勃特以外),我们可以发掘出梦的第三个特点—那些在醒觉状态下所不复记忆的儿时经验可以重现于梦境中。由于从梦中醒来后,无法把梦的每一个个别成分完全记清,所以,要想决定这些儿时经验的梦发生的频率究竟如何,实在不可能。而我们所要证明的儿时经验,必须能以客观的方法着手,因此事实上要找出这般实例也不容易。茅里(A.Maury)所举的实例,大概是最鲜明的一个了。他记载道,有一个人决定要回他那已离开二十年的家乡,就在出发的当晚,他梦见他处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地点,正与一个陌生人交谈着。等到他一回到家乡,才发现梦中那些奇奇怪怪的景色,就正是他那老家附近的景色,而那梦中的陌生人也是真有其人的—是一位他父亲生前的好友,目前仍卜居于当地。这个梦,当然,明显地被证实了是他自己儿时曾见过的那些家乡人物的重现。同时,这梦更可以解释出他是如何地迫不及待地心系故园,正如那已买了发表会门票的少女,以及那父亲已承诺带他去哈密欧(Hameau)旅行的小孩所做的梦一样。当然,这些促成儿时印象重现于梦境的动机,不经过分析是无从发掘的。

我有一位同事,曾在听过我的这些演讲后向我夸称,他的梦很少有经过“伪装”的。他告诉我,他曾梦见过,那位曾在他家做事做到他十一岁的女仆与他以前的家庭老师同床睡觉,甚至连地点也清晰地呈现于梦境中。由于他很感兴趣,于是他把这梦告诉了他哥哥,想不到他哥哥笑着对他说,确有其事。当时他哥哥是六岁,很清楚地记得这对男女确有苟且关系。那时每当家里大人不在时,他俩便把他哥哥用啤酒灌醉,使他迷迷糊糊,而他这小家伙,虽说就睡在这女仆的房里,但他们认为他年仅三岁,决不懂事,于是就在这房里干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