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想的解放(5)

我们离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有多远 作者:程超泽


原本也很落后的亚洲“四小龙”的腾飞,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实行外向型战略契机的:新加坡实行给予外资种种优惠条件政策,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的“乐园”。香港则利用生产成本低、资本流向自由的有利条件,实行低税政策,大力发展纺织等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同时还适时发展手表、玩具和塑料等轻工产品,后来又发展家用电器。出口的猛增带动了整个经济的上升,60年代至今,年均增长速度一直在5%以上。韩国60年代改变了坚持十余年“内向型”战略,提出了“出口第一”的口号,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出口的政策。目前,韩国纺织、服装、电子、汽车、造船、机械、钢铁等许多行业的产品都打入了国际市场,出口导向战略取得巨大成功。中国台湾地区也于60年代初实行以“进出口自动化”为主要内容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降低关税,建立出口加工业,其外汇储备1991年底已达到800亿元。

中国历史上独领风骚的雄汉盛唐,就是以其宽阔的襟怀拥抱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地中海文明的。遗憾的是,从清朝康熙年代至鸦片战争,中国长达两百余年的闭关锁国,结果导致愚昧落后。就在世界走向开放的年代,中国却仍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之外。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邓小平阐述:“实现现代化总是要依靠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激励,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他告诫国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再度推开了尘封垢结的窗门,去延揽八面来风。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加快开放、建设、发展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的实施,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富有成效,中国制造业正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瞩目的焦点。随着“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声誉日隆,越来越多的专家对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持肯定和乐观态度。世界银行前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2009年版贸易白皮书中曾指出:日本充当亚洲经济领头雁的“雁形结构”发展态势已经被打破,由于中国的迅速发展,亚洲已经进入真正的竞争时代。 新加坡前副总理李显龙在2007年9月《福布斯》杂志举办的企业高层会议上也表示,正如日本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工厂”一样,中国将在21世纪成为“世界工厂”。

新观念群。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国社会也在发生急剧变迁:经济发展、体制转型、财富增长,更重要的是观念更新……社会的发展,观念的震荡,必然在多重维度作用于整个社会成员,正是由于这些处于历史巨变躁动中的社会主体的民族意识、历史感、责任感,成为推动过往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合乎逻辑的伟大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人们几乎会异口同声地说,最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人们确实有一种思想冲破牢笼的快感。现在在中国搞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早已不存在意识形态影响,怎么有利就怎么去干。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意识形态思维的迅速淡化和经济思维的迅速增强,两者间形成的强烈反差使人确凿无疑地相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如今已成为全民共识。意识形态思维的淡化和经济思维强化,首先表现在许多妨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观点突然间销声匿迹,意识形态论争逐渐归于沉寂。许多在过去几十年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似乎在一夜之间不再成为问题。不仅一些极“左”观点毫无市场,就是一些反极“左”观点的纯理论论争也让人觉得空泛多余。这还表现在中共各级领导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工作上,无论在中央政府部门还是地方,都可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人们要把经济搞上去的强烈愿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