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美国经济塑形期无央行荫庇未来(14)

被洗劫的中国财富 作者:刘军洛


在我们了解美国社会早期的经济发展政策后,我们就不能不感叹经济制度原来如此简单和重要。社会发展的最终问题是建立什么样的财富分配体系。纵观中国唐朝、明朝和清朝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有一大段财富腾飞的时期,这本来就是经济运行的长期基本规律的体现。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未来如何使中国经济不被私有化悉数蚕食。

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无论是早期还是当下,都要经历一个必然的转换过程,就是大量闲散的农业人口向高密集的重工业人口转换。中国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在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向高密集型的重工业人口大国的转换过程中,如果10%的中国农业人口转换成工业人口,那就是1亿人,这在世界经济史中都是难以想象的力量。一个农业人口的一年产值在1 000美元,一个工业人口的一年产值在2万美元。现在,我们通过简单的转换,把农业人口转变成工业人口,这场转变完成后,一亿工业人口的一年产值就是2万亿美元,而这场简单的转变过程中只需要让大量农业人口学会使用螺丝刀、缝纫机或电焊等。所以,这就是中国经济以简单创造力获得财富腾飞的简单逻辑。

中国塑形期的经济政策成就财富垄断模式

显而易见,如果在经济发展中实施活下去并壮大的平行线经济政策,而非死亡速度较慢的交叉线经济政策,就应该在1998年充分考虑到中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中国势在必得的先天优势所带来的财富。

中国经济在当时参与全球化后,主要的经济宏观政策应该是确保在未来中国经济这场简单的转变过程中,中国社会有必然的财富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但是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须是中产阶层来控制社会发展,而不是国有企业和权力来控制社会发展。中产阶层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他们有创造力,能为科技进步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央企和权力结合就已经是进入经济和社会的固化期,则意味着“拼爹时代”的到来。

当然,在我们了解美国社会早期的经济思想体系后,我们就完全知道伟大的经济宏观政策只是一件“简单+必须”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1998年中国宏观政策却推动了中国国有企业职工的大量下岗和中国住房市场的商品化呢?的确,历史是不可以践踏和篡改的。1998年,中国财政部发行2 700亿元人民币特种国债,用于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使它们的资本金充足率达到了8%。接着,1999年迅速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了四大国有银行1.5万亿元人民币的坏账。2004~2005年,中国财政部动用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以为坏账埋单的形式“勾销”坏账。而事实上,1998~2005年中国共计投入3.5万亿元进入中国银行业,这笔钱相当于2005年中国经济GDP的1/5。这是让所有中国人汗颜的事情。毋庸置疑,1998年中国主要的经济学家不可能不了解美国经济早期的思想体系。同时,1998年他们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导致中国社会立刻壮大和扶持强大的金融集团、强大的巨型大企业和强大的垄断私有资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