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惯常思维的消失(3)

大转折时代:生活与思维方式的大转折 作者:(美)戴维·霍尔


要了解惯常思维如何阻碍我们接受变革,只能回顾20世纪的例子。20世纪前期和中期出现的工业时代思想成为信息时代世界变革的羁绊。随着信息时代全面来临,我们惊奇地发现曾经生机勃勃的城市变为“铁锈地带”的一部分。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因为人们因循守旧,以为事物将沿着过去的轨迹发展。

直到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绝不会同时发生的观念还被视为公理。怎么可能同时发生呢?工业时代的人对此观点明确:高失业率必然降低通货膨胀。可是,进入70年代,真实的经济状况彻底颠覆了这种观念。人们创造出“滞胀”一词,用以描述这种与经济学家观点不符的现象。信息时代早期,美国各地都陷入灾难性的深层次的经济崩溃,因为工业时代的惯常思维主导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50年代是美国经济实力问鼎世界的10年,那时的经济学理论以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到70年代仍然居于支配地位,造成了不可预见的惨重后果。

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制造业是经济中心,因为消费者社会需要购物,所以厂家生产商品。一切都以物理现实为基础。国家被认为是独立实体,具有独立的风土人情和商业模式。

另一个关于惯常思维的例子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汽车产业。此前业界公认美国人想要大汽车,而且每隔几年就要换新车。计划中的淘汰旧车是汽车销售和其他大型采购不可或缺的。就在这时,游戏规则突然发生变化。中东国家将油价提高了4倍,同时日本人生产出更便宜的汽车,这些汽车车身不大,看起来虽然不够有吸引力,但是油耗小很多。政治家和工会成员鼓动民众用大锤砸毁进口的小汽车,就像是一场石器时代的精彩表演。他们还设置关税保护本国汽车产业,这个产业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未能跟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步伐。

美国的政治家们并没有试图通过适应新形势赢得市场,而是保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巨大成功的传统模式。我成长于芝加哥,小时候与父母开车向东行驶穿过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和哈蒙德,对我而言,这段旅程总是充满惊奇:白天,当世界钢铁中心为汽车产业生产数千吨钢铁时,我会看到火花四溅的情景,到了夜晚这种景象愈加壮观。成年后,我开车行驶于同一条路线,只能看到受到严重污染的荒地,而那里曾有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工业景观。随着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当美国政治和商业领袖(也许还有普通消费者)仍然认为美国基本上主导和引领世界经济理念时,传统产业的溃败就会出现。

惯常思维还导致20世纪末西方未能及时领悟世界将改变。与东方阵营近50年的冷战结束后,获胜的西方国家立刻变得保守。他们没有看到,当数亿新型劳动者和消费者通过网络开展业务时,全球经济将陷入困境,随之而来的是国内经济增长停滞。由于“我们对抗他们”的思维模式支配西方文化的时间太久,西方民主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使西方未能意识到一个穷凶极恶的非民族国家敌人(恐怖主义)所引发的新风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