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委曲求全的能力(1)

无畏:冬吴心时代文集之二 冬吴相对论 作者:吴伯凡


美国人作过一份调查,显示一些优秀的人是如何成功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们小时候父母有没有大段地为他们进行过朗读。单独看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很多人会觉得摸不着头脑,但是我们认真想想,这个指标是有道理的:这些父母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为他们朗读,相当于让他们练了童子功——对那些不明白的事情学会保持积极的沉默。“被朗读”的孩子长大之后,就有一种别人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服从力。在我们的节目里面,“服从力”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它指的是人们能够后发而先至、从宏观上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

这个调查和中国的“孝”文化有机地结合了,服从力和“孝”如出一辙。“被朗读”(即倾听)是一种积极的沉默,而“孝”是一种表现为被动的超常的主动性。

我们通常会认为强调服从会让人感觉很卑微、很不酷、很没劲,但是宏观地来看,如果缺乏这种性格特质的养成,可能就没有足够宽广的胸怀,也就不会有足够大的心量,从而难以真正成为一个领袖。 “教”实际上是体系化的孝,教育的基础来自服从力,没有这个基础,那就是“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服从力是一种积极的沉默,是一种富有主动性的被动。

《弟子规》开篇就说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教,须敬听”就是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子女要“敬”,不光要听,心里面还要认为父母讲得有道理。禅宗故事中说:只有当杯子倒空的时候,才能装进水。现在很多小朋友心灵容器过早地被装满,再想往里面倒点儿东西、装点儿东西都不容易。

“过早地被装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早熟认知界定。总的来说,孩子要比成年人的学习能力更强,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心灵容器还没有被装满。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曲线都是刚开始的时候陡直,然后渐渐地趋于平缓,最后基本上是平的,甚至是往下走了。

这个区别就在于孩子的心灵容器很空,吸收能力特别强。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早熟,过早地形成了一些观念、一些认知,那么一切新的信息、知识都会被这个已经成形的框架所同化或者化解。很多成年人就是这样,对信息不敏感,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框架,只听自己愿意听到的,不愿意听到的全都屏蔽了,这样就缺乏专注力。

专注力实际上是心灵容器的大小。我听一个为一些机关干部做培训的人说,现在有些机构效率不高的原因,恰恰在于很多年轻的公务人员缺乏一种有效的执行力:有的还没有弄明白领导到底要什么就已经去做了,结果往往是做错了;有的则是领导吩咐了很多遍仍然不去做。最好的情况是,领导安排的时候认真记下,等他全部讲完了,确认几个关键的问题,明确了领导的意图之后迅速执行,然后迅速复命。一件工作吩咐下来之后,半个小时之内得有一个交代。现在很多人是没交代的,有的人认为所有的信息都差不多,交代跟不交代差不多,可交代可不交代就不交代。《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就是说父母在召唤的时候子女马上要回应,不要过一会儿才回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