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仆人理论(上)(2)

无畏:冬吴心时代文集之二 冬吴相对论 作者:吴伯凡


服务需要哪些素质,为什么印度人在世界上从事服务业很有竞争力?英语不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关键是印度人性格里有一种服务精神。首先来看看什么叫服务(service)。在英文里,有一个词叫“servant”,就是仆人,就是服务者。我们可以叫一个人“服务员”,但不能叫他“仆人”。

其实做仆人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问题就在于几十年来,我们的文化渐渐排斥、看不起仆人这种角色。有时不是现在用仆人的人看不起仆人,而是仆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大家都不愿意做奶妈、服务员,据说现在好的家政人员、月嫂月薪上万元,但是我们叫她们“保姆”,她们自己听起来也不舒服。由于对自己的身份本身不认同,假如不是经济状况不佳,她们肯定不会从事这个职业,或者说她们有了钱以后雇一个保姆,也会看不起保姆。不认同自己身份的人不会敬业,不会尊重这个职业,因为她们觉得这是缺乏自尊的表现,所以会产生一些很怪诞的想法,甚至做出一些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情。

某种程度上,几十年来,整个中华大地平等、民主的意识非常普及,人民当家做主,但服务的整个水准在下降。主人意识过分强的时候,就会妨碍服务精神,当一个人在餐馆服务的时候,只要顾客稍微提一点儿在他看来过分的要求,他就会很不高兴,甚至会发生冲突。郎咸平有一回在演讲里说,他很害怕进中国的餐馆,门口总是站着几个迎宾小姐,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会突然说一句“欢迎光临”。他刚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就想,是因为她们对自己的职业不是太认同,所以她们是用一种机械的方式说话的。而发自内心、用尊重别人也是自尊的语气说一句“欢迎光临”,别人听着就比较舒服,也会感觉很温暖。

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欠缺服务精神,所谓服务精神,就是要遵从“仆人伦理”。本质上我们都是仆人。有这种仆人意识就会去顺从、去配合,而不是辩苗头、较劲。

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有个寓言:有人去天堂和地狱都看了一圈,发现天堂和地狱吃的东西都是面条,而且就餐的方式差不多,就是一群人围着一口非常大的锅。但是天堂里大家都围着大锅,用很长的筷子夹着面条送到对方的嘴里;而地狱里是自己为自己夹面条,筷子很长,怎么也吃不到自己的嘴里,吃得很痛苦。所以稻盛和夫认为,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在于“善心”。

这是个非常经典的情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天堂,“人人为己”就是地狱。他人也是天堂,他人也是地狱。我在不丹爬山的过程当中看到了很多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都写着“Use me!”(请你使用我),让人印象深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