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崛起,中国不再错过(6)

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 作者:李河君


过去的一个世纪是美国世纪,也是石油世纪。

早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英国。1871年,英国的钢铁产量为660万吨,美国为170万吨;1900年,英国的钢铁产量为910万吨,美国则猛增到1 400万吨。1850年,英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39%,而美国只占15%;到了1913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只占世界的14%,而美国却占36%。1870~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81倍,而同一时期英国只增长13倍;1913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英国则下滑至世界第三位。

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全球巅峰。杰里米·里夫金认为,这背后的“功臣”是充足且廉价的石油、汽车和民众消费,而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

如今,中国与其他各国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对中国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将会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的强国地位。 “石油世纪”还能持续多久?

可以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各国发展的最根本规律就是经济高速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同步。

1950~1973年,全球经济增长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速度,2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91%,接近1870~1913年煤炭黄金时代增长速度的2.5倍,全球经济总量实现了3倍的增长。其中,日本23年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9.29%,整个经济总量大约增长了8倍;而美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4.8%,是过去100年增长速度的2.2倍左右,经济总量也实现了3倍的增长。高速增长背后的能源推动力正是量足价廉的石油—到1973年,石油产量占整个能源产量的43%左右,一个全面依赖石油的经济体系与文明体系基本形成。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杰里米·里夫金在开篇不久就给出了一个让普通人相当震惊的论断:2008年7月的世界金融危机可以看作是全球化的巅峰期,在一个依赖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经济体系中,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却又无能为力。不管我们接受与否,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

作为新能源的忠实信徒,我在读到这一论断时并没有十分震惊,而有一种巧遇知音般的欣喜。在我看来,石油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要比普通人想象中的快得多,如果中国能够把握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美国主导的石油体系极有可能被中国主导的太阳能体系代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