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杜普蕾而不朽(2)

想乐:聆听音符背后的美丽心灵 作者:杨照


一九六七年,杜普蕾宣布与当时古典音乐界另外一位超级新星,出身阿根廷犹太家庭,能演奏钢琴又能指挥的巴伦博伊姆相恋结婚。金童玉女的匹配,更是大幅提升了杜普蕾的知名度。金童玉女成婚后,就进了伦敦录音室,由巴伦博伊姆指挥英国室内乐团,和杜普蕾合作两首海顿协奏曲。

新婚的杜普蕾拉出了情绪巨量起伏、乐句激动的音乐,完全释放了她内在的浪漫本质。问题是,海顿采取的古典主义形式与语汇,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情绪,也无法提供让杜普蕾合理化其诠释的空间。一种浪漫带有强烈悲郁性格的音乐被关在不够大的框架里,结果海顿原来要的均衡节奏被破坏掉了,杜普蕾制造的情绪也无法整体延续,只能断断续续呈现,成了两伤的不幸局面。

然而,杜普蕾无法处理海顿音乐的澎湃情绪,却使得她能够将一首二十世纪的现代乐曲,抬高到经典地位,成为必听不可的大提琴乐曲。这首和杜普蕾密切相关的作品,就是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一九五九年,才十四岁的杜普蕾第一次公开演奏,选择的曲目就是埃尔加协奏曲。之后她每年都要演奏好几次这首成名作,渐渐地,她对于这首乐曲的诠释,发扬了埃尔加音乐的特殊魅力。别的大提琴家,如托特里耶、纳瓦拉也拉过埃尔加协奏曲,不过他们都注意到埃尔加在现代作曲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对古典形式的重视,因而他们都会试图保留曲中的古典平衡。但是杜普蕾不管这些,她用她招牌的激动琴音,招牌的甩动马尾的表情,持续将埃尔加作品的情绪推向极端。在她这样肆无忌惮的冲击下,我们意外地发现,原来埃尔加的作品对激情,尤其是沉郁的悲剧感,留有那么宽广的空间。

杜普蕾在一九七一年宣布退休。那年她才二十六岁。退休的理由——她罹患了无法医治的多发性硬化症,她的肌肉能力快速退化,使她不能再演奏了。这样惊人的悲剧性命运,更增添了她在埃尔加协奏曲中表现的感情说服力。这首曲子,因杜普蕾而不朽。杜普蕾也靠这首曲子,将她的生命情调,永远流传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