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贪婪的代价(3)

诱惑心理学 作者:(美)丹尼尔·阿克斯特


罪孽之莠

每年,美国1/5的死亡人口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正是人类自己,了结了自己的性命。其中,高达3.8万人死于吸二手烟,该数字大致相当于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这样说来,因吸二手烟造成的死亡,即使算不上谋杀,也可以算得上是过失杀人了。我们说二手烟是第一大杀手,实际上并不为过。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枪支、刀具以及其他蓄意的谋杀手段,但这一数字还不及二手烟造成死亡人数的一半,更多的人因长期吸入二手烟而患上肺气肿等严重的疾病。二手烟亦是导致孕妇早产和胎儿死亡的元凶之一。科学家最近指出,人类也应当小心“三手烟”的危害。“三手烟”指的是二手烟散尽后残留下来的化学物质。

上述可怕的事实并不足以充分说明嗜好香烟的人是因为自制力有问题。有些人看起来好像是很爱吸烟,根据人们的行为,我们得出判断,他们有这样的行为仅仅是出于个人喜好。许多经济学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194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出版了他在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并在该书中对“显示性偏好”这一概念做了解释。你可能会对别人说,自己平时喜欢读读普鲁斯特的作品,写写日记,而且自己也坚持认为这些就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儿。但事实是,你将大把时间花在看泥地摔跤比赛,或是守在电视机前盯着电视购物频道,在萨缪尔森看来,你的真正喜好是显而易见的。三百多年前,伯纳德·曼德维尔在其著名的讽刺作品《蜜蜂的寓言》中,就曾经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所谓的“恶行”进行辩护。在此书中,他说道:

“我所说的乐事并非人们嘴上说的最美好的事物,而是人们心中最喜欢的事物。我若看见一个人一贯醉心于并日日追求与修身养性志背道而驰的东西,又如何能相信他最大的快乐就是修身养性呢?”

关于这一问题,另一帮保守顽固的老家伙们所持观点完全不同。他们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仅仅是因为无法坚守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望。从这个观点来看,人们缺乏自制力,其实是一出削弱我们幸福感的悲剧。举例来说,约翰·洛克相信在他的世界里,我们都会变为自由人,照此来说,如果他的所作所为与他“自由人”的想法相左,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洛克实际上并不喜欢自己那些发自内心的愿望。

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更能解释吸烟这种行为呢?乍一看,似乎是曼德维尔的解释更能切中要害。为了吸烟,4 500万美国烟民宁愿背负公众的指责和高额的烟草税。这帮人嗜烟如命,甚至可以将疾病、早逝,以及家人健康抛之脑后。然而,香烟也有它的长处,它不仅仅能满足烟民们的重口味,在吸烟的过程中,伴随着尼古丁吸进气管,人体内的多巴胺数量会激增,因此,在某些方面,吸烟可以提高人的自我约束力。比如说,吸烟可以降低人的食欲,这就意味着相比于其他人,烟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体重,另外,吸烟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让人们在工作中更加投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