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基准线的改变(5)

透视谎言:跟牛津专家学超实用破谎术 作者:(德)雅克·纳斯海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定向反射来设计问题类型,借以帮助我们揭穿谎言。这类问题我姑且称之为“反射性问题”。

脑指纹与P300脑波

脑指纹(brain finger printing)是美国神经科学家劳伦斯·法威尔(Lawrence Farwell)所发展出来的一项技术,通过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测量出不同脑波的结合状态。其中一种脑波名为P300,当人们识别出某些已知的信息时,便会出现这类脑波;换言之,发生定向反射时,便会出现这类脑波。与测谎机不同的是,测谎机所记录的是身体特征的变化,而脑指纹所记录的则是脑波的变化。两相比较之下,脑指纹又更为可靠。

脑指纹的发明者曾盛赞这种方法是前所未有的破谎技术。不过,这样的说法是老王卖瓜,甚至根本就是谎话一则。事实上,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与提问方式跟传统的测谎机测试没什么两样。唯一差别在于偏离基准线的现象是通过不同方式测量出来的,比传统的测量方式稍微精确一些。

然而,为了提升些微的精准度,却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要采取脑指纹这种方法,就必须出动一部造价十分昂贵又不切实际的机器。有鉴于此,这种方法很少被实际运用。

反射性问题

反射性问题是一种以特定的方式来表达的问题,形式大致是这样:在面对这些提问时,诚实者完全无法从中辨识出任何指涉;相反的,说谎者立刻就能够察觉出有关其行为的一些细节,而他的言谈举止随即会因此出现可见的改变。关键在于,你不能立即向对方提出具体责难,而是要将问题行为的重要元素隐含在你的提问中。

举例来说:办公室的打孔机又再度神秘失踪,你怀疑是某位同事干的好事,因为他有过将办公室的用品顺手牵羊的不良记录。你想要通过反射性问题来揭发这位同事的恶行。于是你先瞧一瞧他的办公桌,接着一脸无辜地问道:“你最后一次看到打孔机是什么时候啊?”倘若这位同事是清白的,他会对这突如其来的怪问题感到一头雾水。然而,如果打孔机真是他偷的,他便会立刻听出其中的指控,出现偏离行为基准线的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