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 担心东窗事发的惶恐不安(5)

透视谎言:跟牛津专家学超实用破谎术 作者:(德)雅克·纳斯海


然而,实际进行测谎时往往不用这么费事,因为令人惊讶的是,多数人根本就认为测谎机不会出错,这就是所谓的“测谎迷思”。借由这样的心理机制,测谎的可靠性也跟着大幅提升。

我们甚至可以随便用一些电线,将嫌犯和一堆虚有其表的仪器连在一起,让对方误以为任何谎言都会马上被识破。这种业已成为经典的方法,是由学者爱德华·琼斯(Edward E. Jones)与哈罗德·西加利(Harold Sigall)共同发展出来的,一般被称为“假渠道技术”(bogus pipeline technology)。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让嫌犯自乱阵脚来揭穿谎言。更准确地说,就是让嫌犯在面对高科技的挑战时感到惶恐不安,误以为不立刻从实招来就会原形毕露。事实上,的确有不少人对测谎机(不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感到莫名的敬畏,甚至单单听到要进行测谎,便会立即坦承不讳。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这种令人自动吐实的威吓效果才是测谎机得以存续的主因。

测谎机的先祖

成书于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教经典《吠陀经》这么写道:“说谎者会在地上摩擦他的大脚趾,全身颤抖;他的脸色会显得苍白;他会用手指头搓揉发根,想方设法要离开屋子。”

尽管如此,即使在古印度,人们也并非仅凭某些外表上的征兆便妄下断语,当时的人甚至会进行某种“测谎实验”:嫌疑犯必须先咀嚼一些干米,接着将咀嚼过的米吐出来,倘若米粒是干的或是渗入了血,那么这个嫌疑犯便有罪。

贝都因人(Bedouin)则是用一根热铁棒来测谎。嫌疑犯要用舌头去舔这根铁棒,若是他的舌头因而烫伤,那么他便是有罪的。在宗教裁判所的全盛时期,嫌疑犯会被强迫吞咽面包与乳酪,倘若这些东西哽在喉咙,他们便会被定罪。

虽然这些古老的测谎方法看起来野蛮又独断,不过它们都立基于同一个正确的想法上:唾液分泌减少代表一个人正在说谎。诚如当代司法科学家保罗·特罗维罗(Paul Trovillo)经研究证实的,因为不安与紧张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是会出现在说谎者身上的典型现象。然而,当一个无辜的人面临酷刑威胁时(酷刑会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样也极有可能表现出各种不安的征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