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事3 从铲平泥土到耕地(7)

40次机遇:巴菲特家族的人生投资法 作者:(美)霍华德·G·巴菲特


虽然有政府、投资者和好心的慈善家提出了一些体系的构想,但这些体系只适用于美国等产量高的农业环境,对于那些有很多像阿达尼克这样的自给农民的贫穷国家,却完全不适用。要想让这些国家具备大规模、高度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条件,就意味着要花费上万亿美元对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花几十年时间培训人员和发展农业生产能力。在非洲,要想实现整个大陆大规模的耕作,就一定要有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公路和水资源管理系统,而光是打造这个系统就需要54个不同国家政府的支持,而这54个国家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将每年支出的10%用于发展自己的农业,虽然农业关系到民生大计。

我们基金会针对非洲农民做了一项分析,把他们分为3类,可以用金字塔来打一个比方:在金字塔的顶端,是不到5%的非洲精英农民,他们是商业农民,有足够的土地和产出,能雇用劳动力,买得起优质种子、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有灌溉系统,能获得贷款,有销售农作物的市场渠道。他们在非洲的地位非同一般,一天能吃三餐,而且吃的一般都不是自己种的粮食。

比金字塔顶端的规模略大一点的第二层,是我所说的“稳定的”农民。他们中大多数人吃的是自家产的粮食,虽然他们也经常卖点儿作物,来补贴家用。他们或许会有一些小型的粮食储藏系统,如此一来,就能囤积一些粮食,等到价格比收获季节高一些的时候再卖出。他们通常一天吃两餐,一些人的小孩儿也许会去上学。

位于金字塔最底端的大约90%或以上的都是“脆弱的”农民,阿达尼克就属于这一类人。这样的家庭一天吃不上两餐,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农场工作,每天的生活费一般低于2美元。他们没有设备,无力饲养大型动物,只能使用未经培育的种子(这会减少农业生产率),也没钱买化肥和杀虫剂。他们种的粮食几乎仅够自家吃,就算还有些剩余的,也没有地方储藏,只能在价格最低的收获季节卖掉。他们靠天吃饭,大多数小孩儿不会去上学,身体也不那么健康;家里务农的主力通常是妇女。

此时此刻,世界上有上百万像阿达尼克这样的农民正在被活活饿死。他们没有力气,在种地的时候从来不会使用能帮助提高效率的技巧,没有什么途径联系到农业推广代理来教授他们新的耕作方法,也没有土地。要想实现大规模、高科技的农业耕种,需要雄厚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令自给农民望尘莫及的,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有的农田土壤肥沃,灌溉设备齐全,通有平坦的公路、设计合理的铁路,还配备了大型谷物升降机,对这样的农田行之有效的技术,却未必能解决脆弱农民的粮食问题。要知道,数百万的农民住在偏远的地区,那里只有泥土路,他们除了把粮食一袋袋地扛到商贩那里去卖,或者把种子和化肥一袋袋地扛回农场之外,别无选择。

人们最终走上务农这条道路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人是第6、7代农民,他们完全习惯了代代相传的某种特定的务农方式。很少有人像我这样,绕了一大圈才发现务农适合我。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农民种地,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全球粮食生态系统很复杂,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粮食从哪里来,种粮食的人有什么困难。我是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在理解这个问题,因为农民是我的第一职业,我裤子的膝盖处可以证明这一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