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拦飞机事件:参与的权利(2)

云端经济学 作者:吴建雄


作为著名的数学问题,海盗博弈涉及比最后通牒博弈更复杂的基本假设和概率计算,在此,暂时不做过多探讨,这里主要说的是“最后通牒博弈”。

“最后通牒博弈”又称为非零和博弈,指的是博弈双方最终得到的不一定全是零,也有双方共赢的可能。而这样的可能是建立在响应方所认为的“满意”上,这个道理比较难解释。举个例子,A在路上拾到100元钱,从道德角度,A是不能把钱占为己有的,恰巧,这个时候遇到了B,并且看到这件事,A作为主要得益者要给B一点回报。至于B会不会告发A,A要给B多少合适呢?每人分一半,还是六四开?这就是“最后通牒博弈”。一旦B认可,那A、B两人分钱,达到双方满意。一旦B最后不认可,那么A、B两人均分不了钱。

“拦飞机”的行为本质就是乘客与航空公司、乘客与乘客之间的“最后通牒博弈”,并且选择了双方都得不到的结果。而这个行为的逻辑推理,还建立在“拦机者”所说的“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维推理下,所以,最终选择规则缺席的极端冒险行为。

从“拦机者”的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要“维权”。那么,这样的“最后通牒博弈”到底是维什么权?真的是所谓的金钱赔偿吗?

某律协对航班延误纠纷所做的调查显示,乘客的诉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告知延误真实情况;二是更换航班或退票;三是提供餐饮、茶点、休息等服务;四是赔偿。其中前两者如果满足,后两者并不重要。

“拦飞机”事件的生长形态根本上是这样的(来自我的亲身经历):因为天气原因,航班晚点,但乘客并不知道,他们还在保持好心情等待,生怕错过飞机;接着,发现飞机晚点了,开始询问航空公司的执勤人员,他们说不清楚,得等上头通知;这时,乘客进入第二轮的等待,于是一小时过去了,他们又问执勤人员,执勤人员的回答还是等上头通知;紧跟着,突然间,说飞机取消了。这时简直是晴天霹雳(本身天气就不好)……这样一来,等了一晚上四小时的乘客发现,结果是,我白等了,这四小时的时间我本来可以灵活地支配;接着,乘客开始问执勤人员,现在怎么办?是拉回酒店处理,还是等明天的消息?有乘客提议是否可以直接和您的上头通电话?是否可以立马把这里的混乱与孩子们的抱怨传达出去?执勤人员告诉你,这个还得等上头通知,你可以选择换别的航班;就在这个时候,比你晚一班飞机的乘客竟然被通知可以登机了……

这时就出现了逻辑推理不成立,我们等了四小时,为什么轮到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接着,航空公司安排你去酒店休息,你无奈下之后去了……酒店并不高端(他们会说,太晚了,没有好的酒店,就将就一下吧),然后你无奈下接受了。并不好的睡眠后,第二天,航空公司要给赔偿,给你两百,说是按照误机两小时的标准,你马上联想到今天本来约定的会,以及需要处理的各种事件,如何兑换为你心中不可更改但又确已失去的价值?你开始问他们是否有赔偿标准,一个可量化的数据?航空公司说没有……这时候,原本一副斯文优雅的你再也控制不住了,于是吵架甚至肉搏即将上演……

这就是进入“最后通牒博弈”的完整过程。那么,愤怒的先生们到底维的是什么权?财产权?时间支配权?知情权?还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