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 Ⅱ 岳飞真有那么神吗

罗辑思维2 作者:罗振宇


我们对岳飞的印象都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金营里甚至喊出一句口号说“捍山易,捍岳家军难”!说他是军神一般的人物。你看岳飞在中国古代是跟三国关羽关王爷一起贡在庙里的,叫关岳庙。

但岳飞真的有这么神吗?你真的仔细去爬梳史料会发现,描写朱仙镇大捷写得最天花乱坠的一本书叫《金陀萃编》*,这本书谁写的?岳飞的孙子岳珂。其实在当时的官修史书里根本就没有把这个胜利看得多重要,甚至在官修史书当中都没有提到朱仙镇这几个字。

当然官修史书也不一定对,因为秦桧和儿子秦熺两人天天跑到宫里去改写官修史料,所以也不可信。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岳家军当时是步军,如果再深入敌后,不在中州自己的主场作战,真的直捣黄龙府和会宁府*,步兵怎么打得过人家骑兵,这是一个问题。要知道会宁府在今天的黑龙江省阿城市啊。

第二,当时宋朝的国力已经不支持这一场战争了。北宋是很富强的,最富的时候是宋神宗时代,一年收入大概是6000多万贯,可是到两宋交替兵荒马乱的时候,中央政府的税收已经只有1000万贯。一直到12世纪的中期南宋政府岁入才恢复到6000万贯的水平。可是你知道当时岳飞一年的军费要多少?光这一支军队一年就要700万贯,所以皇帝基本上是在家里扫仓库给他。

宋高宗是一个非常勤俭的皇帝,营造宫室没有想象的那么壮丽豪华,据说他那个宫殿的主殿经常换牌子,干什么就换一个名字,因为没有那么多宫殿。不像诗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里写的那么糜烂。为什么?打仗得筹军费啊。

可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让将帅自筹呢?很多王朝往往到后期兵荒马乱的时候都是将帅自筹军费。清代晚期曾国藩就是这样。宋高宗这一点算盘是打得明白的。不能让你们自筹啊,你自筹我这儿是松快了,将来你们全割据了。

宋太祖定国家制度的时候就把行政权、司法权和财政权分开了。管财政的地方官叫转运使,直接对中央负责。如果地方官又管老百姓,又管判案子,还管财政税收,就又变成了节度使,就可能造反。所以宋高宗非常清楚,即使是勒紧裤腰带扫仓库,我也得供军费,要让所有的老百姓和军卒知道这支军队不是岳飞养活的,是我养活的哦。

所以在当时财政那么艰困的情况下,能不能支持岳飞直捣黄龙府,也是一个问题。

从后代史家的描述中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比如说离那个时代非常近的朱熹,有一次有一个学生就问他,如果宋高宗趁那个时候国势稍张,是不是能成功呢?朱熹的答案说将骄兵惰,未可知也。意思是就岳飞那些将领当时的战斗力真的是不一定啊。后来的史学家,如赵翼、钱大昕和胡适都认为当时谈和,跟金兵保持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划界而治,是最有利最理性的一个选择。所以岳飞的作用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神,这在史学界几乎已经是一个定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