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寻求出路的压力(印度)

趁年轻,出发吧:袁岳写给在人生路上努力奔跑的你 作者:袁岳


读到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裔加勒比作家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对他自祖父以来在加勒比岛国的生存发展经历印象深刻。全球商业挑战赛在肯尼亚的代表斐翠西女士也认为,印度人才是中国商人在非洲最主要的竞争者。无论是在欧洲、北美还是在非洲、中东、拉美,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一定有印度人。印度人到一个地方,开商场、开工厂、开银行,形成的声势和影响往往都很大,而且其在当地社会结出的硕果,至少不比华人弱,在大部分情况下印度人比华人更接近主流社会。

中印同为人口大国,因此各自的劳动力都有很强的对外寻求出路的压力,但是两国人民在外部世界的渗透力有较大的差别:

其一,在接受西方制度、文化上,印度人与其他国家人民较中国人更具一致性,因此较少政治价值认同障碍;

其二,印度的职业教育体系更能与西方接轨,从而使其人才更适合于其他受西方职业文化影响较大的市场体接受,这也是其在输出工程师、医生、教师、护士等专业人才资源上占有优势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输出使其拥有了更大范围的人文影响力;

其三,印度人内聚性强,能按照一个价值链进行协作是他们在世界各地得以存身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四,世界范围内的英联邦体系,为曾属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早期进入欧美文化的渗透机制;

其五,印度人的英语发音虽然很难懂,但大部分情况下不影响他们正常工作,况且他们的英语书面语很规范。

其六,宗教信仰给了印度人非常重要的生存支撑,这与中国人在个人生活中更加相信现实个人奋斗有颇大差异。到了异国,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凝聚似乎更有效用,而中国人则个体打拼更见动力。

在贫苦的时代,中印人民都会千方百计向外走,而在现在中印经济共同起飞的时代,中印人民希望跨文化谋取更大利益与价值的动力更强。在我的观察与判断里,将来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市场上,中国人最可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恰恰是印度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最不了解的也正是印度人,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印度和印度人给予更多的重视,要对研究和获得与印度有关的新知识有更大的热情。

现在到处都有中国人与印度人,中印竞争将不限于在各自国内或者边贸时,中印竞争甚至会在全球每个国家展开。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印度人会不以我们的态度为转移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那么就索性让我们更主动积极地去了解和接触印度人、印度文化、印度生意与印度企业家的经营经验和教训吧,甚至我们也应交上更多的印度朋友。如果那样,到处有印度人就可以多多少少变成到处都有我们来自印度的朋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