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防灾:无处不在的国民意识(2)

白岩松: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作者:白岩松


真是没想到,这个外表并不起眼的小房子里竟然储藏着灾难来临时能够给予人们生存保障的物资。崛井和孝科长介绍说,仓库里储存的食品保质期是5年,一般到第四年的时候就会更换,更换下来的食品又会在进行各种防灾演习时让人们吃掉,所以不会造成浪费。另外,仓库里还备有照明取暖设备和发电机等电力设备,还有可以组装的便携式厕所。这样看起来,避难物资已经足够丰富了,然而又该如何保障这些物资在灾害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就能投入使用呢?崛井和孝说:“在目黑区,这些人员都是区政府指定的工作人员。即使住得离这个区域比较远,最晚也要在1个小时之内到达。发生灾难的时候,这些工作人员马上就可以到学校来,立刻就可以进行组装,所以用的时间会很短。”

像这样的灾难体验馆,据说在日本各地有很多,几乎每个城镇、每个区都有,学校的学生每年都来这一类的体验馆接受一次亲身的体验。由此,自然会联想到日本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这个民族的防灾意识有多么强烈。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防灾意识,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确实非常奏效。几年前哈尔滨一家名叫白天鹅的餐厅发生火灾,当时有一半的日本旅客在里面就餐。突发火灾,日本人全部逃生,30多位国人遇难。同样的灾难,不同的反应,这的确反映出了两国国民的差异,反映了日常的防灾意识和训练的不同。

此外,日本有3000多个市、区、町、村,他们的自主防灾组织率大约为60%,多数家庭加入其中。日本最重要的防灾组织是“消防团”,各地都有类似“民兵联防”组织的消防体系和财政拨款,消防团的成员都是由精干的青壮年出任。他们经常训练,形成了地区防灾和互助的骨干力量。在日本,大街小巷都不难找到用来防灾避难的场所。许多居民社区,还会经常发布各区政府指导居民进行日常防灾训练与防灾活动的通知和安排。

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更加可怕的是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缺乏应对的常识,因此,在结束本期节目时,我们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有责任让公众拥有更多的防灾常识,这样“出入平安”才不仅仅是一句吉祥话,而能够成为现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