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2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2)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作者:廖之坤


希特勒说:“不!我一个人也没看见,我看见的只是人群!”

希特勒一语道破天机。要想让人疯狂,先要让每个真实的自己消失在人群里。只有当每个人的自我都消失在人群中,没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意志,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之后,希特勒才能驱使他们去干令人发指的事情。

人与人群有什么区别呢?

人是有“我”的人,这个“我”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梦想……

人群是什么?

人群就是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这些人为了获得别人的接纳,每个人都磨灭了自己的感受、想法、意愿、个性和自我。

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小路上,这是一个“人”。

很多人聚集在一个社交场合,推杯换盏,彬彬有礼地交谈,这就是“人群”。

这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走在乡间小路上的人,他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目光,不用考虑自己的姿态和着装。他会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放屁,就放屁。而在社交场合交谈的人,特别关心别人对他的看法,很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根本不敢随便放屁。他会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行动。

正如张爱玲说的那样:“装扮得很像样的人,在像样的地方出现,看见同类,也被看见,这就是社交。”

人需要社交,但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乎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每个人的议论和评价,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自我的空间,忽视自己的感受,泯灭自己的思想,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活着活着,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人不仅有活下来的本能,还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能。当活下来的本能获得满足之后,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能就开始发挥作用。

在人踩人的层次中,驱使我们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而努力活下来的,是生存本能。在人比人的层次中,促使我们满足社交和尊重需求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本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